受助孩子及家长与爱心人士合影
兰州晚报讯(记者曾梧桐文/图)12月23日,由本报工作人员和来自3个家庭的6位爱心人士组成的萤火行动“一对一”帮扶团队,与白银市会宁县汉家岔乡王马山16位品学兼优、经济特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对接。今后,爱心人士将及时把每学期的帮扶款送到受助孩子们手中。这是自本项活动开展以来,举行的第六次援助对接和善款发放服务。孩子们说:有了这笔善款,今后念书不愁啦!
贫困双胞胎兄弟获得资助
当日的活动现场,有一对名叫小诚和小君的双胞胎兄弟,今年10岁的他俩是同班同学。“孩子的父亲得了中风,还患有类风湿疾病,无法外出打工,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一个人起早贪黑耕地维持,家里年均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知情的老师说,这对双胞胎还有两个姐姐,大姐在王马山中学上学,二姐在王马山小学就读,84岁的奶奶生活不能自理,10亩旱地是全家人维持生计的唯一渠道。“年成好时还能勉强吃上饭,如果遇上干旱年景,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孩子的父亲芦师傅告诉记者,因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4个孩子缺吃少穿,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与双胞胎兄弟对接的爱心人士是家住兰州市新港城的董女士和宋先生夫妇。懂事的小君说:“我渴望叔叔阿姨帮助我,如果得到帮扶,今后念书就不愁啦!”
据了解,本次宋先生夫妇共援助3个特困孩子,除了这对兄弟,他们帮扶的另一个孩子是小桦。随后,孩子们从他们手中分别领到了600元帮扶金,该笔善款将用于3个孩子2015年上半年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补贴。
另外,兰州爱心人士陈女士帮扶的孩子是正在念八年级的小祥。在对接现场,她给小祥送上500元善款。
年轻夫妇帮扶12个孩子
在23日的爱心团队当中,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11岁的儿子前往王马山参加“一对一”帮扶对接活动。他们是翟先生和张女士,其儿子小霆在新港城华侨小学上五年级。
12月上旬,翟先生从晚报上看到会宁县王马山16个特困孩子急需帮扶的消息后,立即与记者联系,表示愿意为山区的孩子奉献一点爱心。最终,翟先生夫妇确定帮扶王马山初级中学、王马山小学的12个特困孩子。在现场,12个受助对象分别领到300元爱心款,该笔费用将作为孩子们新学期的补贴。
今后,翟先生夫妇每年都将按照萤火行动“一对一”帮扶规则,给受助的12个学生送去援助金,确保他们能够正常念书上学。
本报常年征集爱心人士加盟
“一对一”心连心帮扶公益服务,旨在倡导那些生活上有余力的爱心人士,与山区家境特困的孩子们结对子,进行“一对一”援助。从确定帮扶之日起的一段日子里,参与者每月或每学期将为被帮扶对象提供一定的爱心款和物品援助。如果被帮扶的孩子将来考上大学,萤火行动还会协调各爱心人士继续给予援助,直到其大学毕业。
本报公开向社会常年征集更多爱心人士加盟帮扶,欢迎各界爱心人士踊跃参与。萤火行动“一对一”帮扶加盟电话:13893396671
新闻推荐
两辆警车护送拉着孕妇的急救车赶往省妇幼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桑杰才让文/图)7月1日下午5时20分,从天水路收费站到省妇幼,一路全是红色的刹车灯。这条约15公里...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