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经验】会宁:“双联行动”托起农民致富梦
在群众得实惠中树形象
本报记者 李保荣 通讯员 刘旺喜
进村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自来水引到了厨房里、家家建起了小康房、户户养着“致富羊”……会宁县甘沟驿镇钟家岔村的三年巨变,是会宁县开展双联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山乡大地如沐春风,处处涤荡着无限生机。
在帮扶实践中求突破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省、市、县、乡221个单位、5811名干部,主动沉下身子、迈开步子,与全县284个村、6766户特困户结对子、察民情、解难事,了解农村实情,感知百姓冷暖,使贫困村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会宁县委书记甘孝礼说。
近年来,会宁县以联村联户联项目为抓手,在增收上谋金点子,在发展上做大文章,以部门优势对接村户实际,重点在发展主导产业、寻找致富门路、提高增收技能上做文章。目前,各联村单位为贫困村争取水、电、路、房、渠等项目965个,落实项目帮扶资金109.8亿元。各联扶单位为县乡村制定全面小康规划313个、帮扶规划211个、年度计划663个,农户脱贫致富计划6766个,为群众帮办实事14138件,累计落实帮扶资金2.97亿元。完成新型农民培训3.21万人,引导流转土地58万亩,新增林果、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产业22.8万亩,新建养殖小区456个。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1元,较2011年年均增长14.6%,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
在能人带富中促发展
“2013年,我们村建成小微企业创业园,由创业青年领办印刷厂、中性笔制造厂、打火机制造厂、日用化工厂等小微企业。目前,吸纳村民就近就业30余人。”钟家岔村党总支书记陈炜政说。
和钟家岔村一样,各级双联单位突出“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开展双联单位基层组织与联系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帮助联系村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选齐配强村“两委”班子,组织138名双联干部到村挂(任)职,整顿转化后进村78个,新建村级阵地96个、村文化活动室178个、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社1307个,村级党组织致富带富能力不断增强。选派近百名优秀青年到福建蓉中村学习市场营销与小微企业创办知识,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培育发展能力强、致富积极性高的农民生力军。组织600多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到定西大坪、临夏康乐等地现场观摩学习,培养种养能人,靠能人带动,一些贫困户的面貌正在改善中。
在群众得实惠中树形象
“村里这几年的变化胜过以前十几年的发展,这全靠双联单位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太平店镇大山村村民张诚真切感受到了双联行动带来的变化。
记者在走访中感受到:会宁在变,变化最大的是乡村;会宁在赶,赶超最明显的是农民收入在增加。三年来,县上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核心问题,突出抓好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五项”重点工作,统筹落实“六大任务”,认真做好“六个结合”,深入开展“科学种养增收入”和建设“美丽新乡村”活动,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基层群众的“幸福指数”。这几年来,各级双联干部深入一线接地气、转变作风增底气,累计驻村入户18万天次,反映民意2.1万条,兴办实事1.4万多件,义诊送药服务群众1.9万人次,捐资贫困学生3100多名,化解矛盾6423件等,形成了党群良性互动、双向受益的生动局面。
新闻推荐
“6873”交通突破行动公路建设实质推进——两当至徽县高速公路、平凉西至界石铺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6873”交通突破行动公路建设实质推进——两当至徽县高速公路、平凉西至界石铺公路项目开工建设“6873”交通突破行动公路建设实质推进——两当至徽县高速公路、平凉西至界石铺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会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会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