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燕
初识会宁,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再次听及会宁,是在大一新生班会上,一位同学介绍自己家乡时说道。真正踏入会宁,则是六年前,那个来自会宁的同学成为我的男友,带我来到了他的家乡。
第一次来到西北,从火车上看到窗外尽是光秃秃的黄土山,也不高也不远,毫无遮掩,就那么近近地矗立在你的眼前。第一次领略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质地貌,我被震撼了,既是被那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千姿百态、迥然各异,也是被那干旱贫瘠的大地和烈日下飞扬的尘土,一种复杂的情愫涌上心头。
可是当我抬头仰望,看到天空那么蔚蓝,白云那么纯净,澄澈透明,毫不做作,纯真圣洁得像刚出世的婴儿,我的内心突然升腾起一丝感动,记忆中这样美好的晴空许久未曾见到了,我又一次被震撼。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这片土地上又生活着怎样的人呢?
县城东侧桃花山上,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依山就势,在山的腹部从红军开始长征的江西瑞金开始,将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方全部按比例微缩集合,用蜿蜒曲折的石阶相连,构成红军长征路线微缩图,机巧而壮观。县城南侧的红军会师旧址,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傲然挺立,将帅碑林长廊陈列着百余位将帅亲笔书写的碑刻,弥足珍贵。
和当地人闲聊时,他们总是说:“这里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地方”!也许最初你不能理解这种情怀,可当你游览过这些积淀着革命豪情的圣地,瞻仰其间的历史实物,你便能理解当地人心灵深处的革命圣地情结。而如果你生活其中,你会发现你也将自觉不自觉地产生这种情愫,从此根植心底。
如果不是好友电话里的哭诉,我还不清楚刚刚参加工作的自己是多么幸运,没有明争暗斗勾心斗角,周围的同事真诚善良,当你需要他们的帮助时,他们一定会毫不吝啬倾囊相赠。如果不是目睹了公交车上钱包被找回,我还不清楚身边的人们是多么纯真质朴,没有贪图便宜占为己有,当你无助无力时,那些仅有一面之缘的路人,他们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如果不是经历了唐突上门请教问题,我还难以置信陌生人是多么热情无私。
这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纯朴善良,热情好客。而且,你千万不要小瞧他们任何一个人,也许,街头那个毫不起眼的老太婆,说不定就是哪个博士的母亲呢。会宁自古崇文重教,是有名的西北高考状元县。虽然经济欠发达,但人穷志坚,他们将读书视为改变个人命运、家乡贫困面貌的金玉良方,所以,你能看到无论县城里还是各乡镇,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都无比惊人。
有句俗语说“有儿家不穷”,说的是只要有了孩子,就有了希望,家里困难的现状总会改变。当然,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时间还太短,我对这里的人们了解得还太少,我对会宁的印象还太浅薄,但我想,有这么多优秀的儿女们,谁敢说贫困的面貌不会改变,谁能说家乡的明天不美好呢?
(会宁县国税局)
国税文苑
新闻推荐
根据《土地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经2015年6月19日县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对位于郭城驿镇新堡子北大街(东至:靖天公路,南至:新民大酒店,西至:郭城工业集中区空地,北至地税局郭城分局)已完成...
会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