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银市农村地区农副产品加工、规模性养殖、手工作坊、自办工厂等农村经济产业迅速兴起,农村地区对动力用电的需求不断加大。然而,部分贫困村还没有覆盖动力电,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白银市把贫困村“三相动力”用电全覆盖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改善贫困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省委、市委***相关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市发改委、市扶贫办出台了《关于***贫困村动力电覆盖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以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实现全市贫困村三相动力电全覆盖为目标,为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照亮”道路。
目标明确,全面解决动力电覆盖
《方案》明确指出:到2016年年底全面解决357个(会宁县335个、景泰县22个)自然村动力电覆盖问题。
——2015年解决户数在60户以上(含60户)的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问题。
——2016年解决户数在60户以下的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问题。
到工程实施完毕后,全市自然村动力电将实现全覆盖。
毫无疑问,《方案》制订的真正目的就在于让贫困村老百姓尽快用上优质动力电,助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
措施到位,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方案》确定了实现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的内容和任务,那么,如何确保落实到位呢?对此,市发改委主任王禄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方案》提出了五项保障措施,来确保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落实规划到户,实行动态管理。按照“规划到户、科学客观、符合民意、切实可行”的原则,进一步调查核实贫困村基本情况,结合实际,针对贫困村不同情况,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动力电实施计划,2016年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
——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建设任务。2015年投资8448万元(含农网结余资金),解决292个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覆盖问题,其中:会宁县解决270个、景泰县解决22个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覆盖问题。2015年底,白银市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覆盖率达到98.49%,户数在60户以上(含60户)的自然村实现三相动力电全覆盖。
2016年,计划投资1902万元,解决会宁县65个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覆盖问题,实现户数在60户以下(含60户)的自然村三相动力通电,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覆盖率达到100%。
——优化发展环境,落实施工条件。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认真做好全市贫困村三相动力电覆盖工程前期相关工作。组织人员实地踏勘、调查需求、规划线路走廊等工作,编制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贫困村的具体情况,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及设备选型,强化工程建设内容、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等方面的论证和审查,完善贫困村三相动力电用电覆盖工程的各项建设条件,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加大汇报力度,保证资金运作。积极做好向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省能源局的汇报衔接工作,争取全省农网改造升级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上给予白银市倾斜支持,保证全市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建设资金需求。
——强化工程管理,如期完成建设任务。认真落实国家、省上有关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强化全市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建设管理,抓好工程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执行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监理制、合同制、招投标制,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建设,并强化工程安全质量的管理控制。积极协调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实行倒排工期,确保工程按期按质完成。
王禄邦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市发改委将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时限,积极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
目标明确,措施到位。相信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贫困村动力电覆盖支持计划的顺利开展,贫困村用电将真正迈入“动力电”时代。
新闻推荐
张旭甘肃会宁人。现为中国美...
会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会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