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会宁新闻 > 正文

以双联为平台打造***样板工程 ——省委办公厅双联工作综述

来源:甘肃日报 2015-09-18 13:14   https://www.yybnet.net/

以双联为平台打造***样板工程

——省委办公厅双联工作综述

本报通讯员 简景龙

2012年以来,按照省委双联工作的总体部署,在省委领导的关心指导和相关部门有力支持下,省委办公厅统筹推进六大任务,综合运用载体平台,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致力抓实***,推动双联行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实处谋愿景,明确了脱贫致富发展思路

按照省委书记王三运“围绕一个目标、重视六个结合、制定一个规划、完善两个组织、夯实三大基础”的指示要求,坚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统筹兼顾、适度超前”原则,联系专业机构为贫困村制定村级发展规划24个;根据贫困户发展意愿,帮助制定脱贫致富计划718个。在省委书记王三运亲切关怀和牵线搭桥下,协调武山县北顺村与福建省蓉中村缔结友好共建关系,在全省率先探索“东部带西部、先富帮后富,县村结对、同奔小康”的发展模式,明确提出“种植先行、商贸推进、项目引领、党建保障、强村富民”的发展思路,(转4版)

(接1版)全力推进“换脑、育种、造血、夯基”四大工程,为北顺村开展双联行动注入了动力、提供了遵循。在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的精心指导下,与基层干部一起制定了宕昌县麻界村扶贫开发规划和小康发展规划,并分项制定了村庄整治、总体布局、生产发展、基础设施等具体规划,理清了产业发展思路、明确了增收致富路径。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建华的谋划指导下,帮助天祝县火石沟村制定的“一村三园”(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示范村和高原反季节红提葡萄产业园、舍饲育肥养殖示范园、循环农业发展园)和“一院三棚”(每户拥有一院新农宅,户均建设二座日光温棚、一座养殖暖棚)产业规划,不仅成为火石沟村脱贫致富的行动指南,也成为当地贫困乡村建设小康的模式样板。联系的7个县9个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1860元提升到了2014年的7836元,其中省委书记王三运联系的武山县北顺村由3262元提升到11988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联系的宕昌县麻界村由2280元提升到4825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建华联系的景泰县大桥村由4850元提升到8964元。

协调抓项目,改善了生产生活基础条件

坚持把改善基础条件、破除瓶颈制约、补齐发展短板作为双联行动的关键点,积极协调争取、多方联系对接,先后筹措资金2.0763亿元,组织实施了基础性、公益性民生项目239余项。完成村组道路硬化99.1公里、道路绿化77.1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79盏,埋设自来水管道56.2公里、衬砌灌溉渠道64.6公里,架设农电线路34.1公里;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13个、农家书屋15间、村级活动阵地9处,改新建学校和幼儿园11所、村级卫生室11个,完成危旧房改造1452户、易地搬迁317户,群众生产设施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协调好、联系好、服务好省委领导的帮扶点,着力打造双联行动的示范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认真落实省委书记王三运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帮助支持会宁县钟家岔村新修梯田5000亩,硬化村组道路21公里,绿化道路18公里,建设新农村居民点2处100户,实施沼气“一池三改”278户,建成800平方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7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住进新农村的村民杜树军欣喜地说:“双联行动使我们住上了小康屋,走上了水泥路,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用上了休闲健身广场,我们的生活大变样了!”按照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的要求,协调帮助东乡县毛沟村硬化村道7.8公里,修建便民桥2座、涵洞1处、沼气池91座,埋设自来水管道6公里,完成危旧房改造91户、异地搬迁51户,建成村级办公场所和村民活动广场,打造经济林示范园110亩、荒山造林近500亩,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指导天祝县火石沟村规划建设了占地约240亩、投资约3700余万元的新农村集中居住示范点,建成住宅146套、入住122户;硬化新农村道路5.2公里,架设农电线路5.5公里,铺设自来水管道6.7公里;完成了村文化活动广场、村委会阵地、幼儿园、卫生室及消防池等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扶持兴产业,提升了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把培育和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作为双联工作的主攻方向,在认真分析联系村户的发展潜力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选准增收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金融支持,积极培育蔬菜种植、林果经济、特色养殖等富民产业,帮助贫困群众不断拓宽增收渠道。2012年以来投入资金1.1489亿元,新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876座,发展特色农作物面积1.32万亩,培育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5个;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0个,牛羊饲养量达到2.665万头;发展专业合作社30家,入社农户1170户;建立资金互助社11家,吸纳资金593.6万元;落实助农贷款5418万元,其中双联惠农贷款2264万元;培训输转劳动力4571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672.2万元。在省委书记王三运多次实地调研和关心指导下,帮助武山县北顺村修建改良日光温室775座、简易温棚300座,引进优良蔬菜品种13个,种植蔬菜2500亩、总产值1200多万元,注册“红民”“北顺”两个蔬菜品牌,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0%以上。协调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到省委副书记欧阳坚联系的宕昌县麻界村就中药材产业发展、马铃薯良种扩繁、红提葡萄种植等进行实地调研、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争取相关部门和企业投入资金105万元建设麻界村中药材育苗和特色种植基地,引导社会力量捐助100万元建立麻界村扶贫互助基金,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和群众增收能力。帮助景泰县大桥村引进投资6200万元,建成冷库、葵仁加工线、养殖场、农产品收购市场和玉米加工五个项目,联系民禾牧业公司与大桥养殖协会共建养殖小区,带动了大桥村种养业快速发展。

引导促转变,实现了宣传疏导相得益彰

坚持立足工作实际,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把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与了解民情、化解矛盾有机结合起来,把凝聚共识与疏导情绪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下得去的政策宣传行动和上得来的民意表达渠道。一是抓政策宣传。按照群众的习惯、运用群众的语言,通过集中办班课堂讲、深入群众到户讲、联系实际现场讲、以会代训专题讲等形式讲清、讲实、讲透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大政方针和民生政策,特别是把宣传省委***精准脱贫政策作为双联的一项重要内容,注重结合村户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对省委书记王三运新增联系点武山县民武村,帮助设计制作了宣传省委“1+17”文件精神的文化墙专栏,用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解说政策。三年多来在双联点举办专题宣讲171场,入户宣讲1414次,受益群众3.099万人。二是抓上下互动。突出办公厅职能特色,运用《甘肃工作交流》《送阅件》《甘肃信息》等简报载体及时反映群众意愿,架起了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围绕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社会管理等重大问题,撰写了10余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省委拓展深化双联行动提供了有益参考。三是抓民意疏导。注重当好农村普法的“宣传员”,“以案说法”,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强化农村干部的法律素质、提升农村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当好公众情绪的“化解员”,倾听群众诉求、了解群众难处,正面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当好社会秩序的“调处员”,及时发现、反映和处置矛盾纠纷,注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着力营造村社和谐、邻里和睦、干群团结、心齐气顺的发展氛围和干事环境。行动开展以来,共举办各类普法宣传活动95次,排查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13件,成功化解201件,化解率94.4%。

机制解民忧,帮办了一批为民实事好事

坚持把双联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使双联行动成为关心群众、帮助群众、服务群众的民生平台。一是建立驻村联络制度。联户干部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身心下沉,每名干部每年至少驻村4次,驻村时间都在15天以上。同时,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实际了解情况、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在驻村中体察群众疾苦、感知群众冷暖、把准群众需求。二是建立问情于民制度。联户干部坚持当好小学生,真心实意拜群众为师、听群众呼声、问群众看法,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沉下身子,住农家、干农活,结穷亲、交穷友。武山县柴庄村帮扶干部精心设计了《农户家庭基本情况表》,对全村337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建立了每个农户详细档案,为开展精准帮扶提供了可靠依据。三是建立知晓关心制度。对进村人员、时间、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认真落实以基本户情、经济状况、发展愿望、存在困难、就医就学“五个知晓”和是否有重病住院、子女辍学、意外灾害、亲人去世及重大节日“五个关心”要求,进一步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等特殊困难群体,做到生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情绪上疏导,进一步拉近了干部群众感情、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体现了为民服务宗旨。联户干部累计进村入户5605人次,征集梳理群众意愿551条、协调落实483条,帮助群众兴办实事550件,特别是协调解决了一大批急事难事和烦心事,受到群众普遍赞许和社会各界好评。

夯基筑堡垒,增强了两委班子引领能力

注重加强联系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积极指导和协调帮助联系村加强两委班子建设。认真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选派1名正处级干部到贫困县挂任县委副书记、12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队长,着力提升村级组织的科学谋划水平和致富带动能力。根据省委书记王三运抓基层党建指示要求,帮助会宁县钟家岔村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的致富带头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增强了村级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支持景泰县大桥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支部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前列,始终成为大桥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各项事业的引领者,被评为市级“五星级党组织”。

新闻推荐

会宁县举行会宁剪纸进校园活动

会宁县举行会宁剪纸进校园活动10月22日,会宁县举行会宁剪纸进校园活动,剪纸传承人曹秀英、田俊堂被会宁一中聘请为剪纸社团客座指导老师,定期指导学生进行剪纸创作。本报通讯员常琦彪...

会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会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以双联为平台打造***样板工程 ——省委办公厅双联工作综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