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探索推广四种金融扶贫运作模式
本报兰州讯(记者杨世智)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甘肃省按照“政府引导、财政撬动、金融支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基本思路,在实施***专项贷款工程工作实践中,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了四种具体运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金融扶贫新路子。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进行深入探索。
这四种具体运作模式,分别是贫困户直贷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合作社或能人带动模式和村内担保模式。其中,贫困户直贷模式,主要针对既有经营能力、又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由政府设立贷款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集中办理贷款、直接发放到户,贫困户自主发展增收项目、按期偿还贷款。龙头企业带动模式,针对无力经营但又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采取“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的形式,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把优惠贷款投放到龙头企业,贫困户按比例分红,包盈不包亏,并在企业务工获得劳务收入。合作社或能人带动模式,有贷款意愿但经营能力较弱、需要帮助发展的贫困户,采取“农户贷款、带资入社、按股分红”的方式,将优惠贷款注入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按比例分红。村内担保模式,针对有贷款意愿但抵押物不符合要求的贫困户,由乡村两级组织向金融机构提供担保,贷款户再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机具、农业设施,或以多户联保、双联干部担保等方式,向乡村两级组织提供抵押担保,形成“贷款户+乡村两级组织+金融机构”的反担保机制,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目前,武威市采取贫困户直贷模式,各县(区)都设立由财政、金融和扶贫等部门组成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部门、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银行协同配合,将贷款快捷高效地发放到贫困户手中,用于发展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业。古浪帝苑电脑绣品服饰有限公司采用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在集中使用20多户贫困户专项贷款的同时,至少吸纳每户贫困户1人就业,贫困户收益包括贷款在企业的保底分红、贷款财政贴息和劳务收入。定西市临洮县则由能人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广大贫困户入社,合作社获得专项贷款2.67亿元。利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合作社利用资金发展规模经营,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形式,使贫困户获得稳定的股份和工资收益。白银市会宁县采用“三户联保”等方式发放贷款,对贫困户还贷形成有效约束,使还款率达到100%。
据了解,截至10月底,甘肃省***专项贷款工程已累计发放贷款110亿元,使23.5万贫困户从中受益。明年,这项工程将在今年投放200亿元贷款的基础上,把放贷目标提升至400亿元。
新闻推荐
扶贫苦地渐成投资热土半月谈记者姜伟超洮河岸边,安贝源乳业的“万头奶牛产业园”一期已经投产;50公里之外,贫困村的荒山上,返乡商人龚志荣指着新建的大棚,讲述“现代休闲农业百里长廊”的梦想;长征会师...
会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