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纠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仅广大民众连声叹气,政府也是倍感头痛,尤其在边远贫穷山区,群众更是因为看病不便或者看不起病而饱受病痛的折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会宁县侯家川镇卫生院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侯家川镇卫生院始建于1973年,位于县城以南,距县城33公里,占地面积2373平方米,担负着辖区13123人口的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卫生院下辖七个村卫生室、九名村医,现有职工22人,其中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8人;有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0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心电图机、B超机、X线机、尿液分析仪等先进的诊疗设备一应俱全。院内设有内、外、妇、儿、中医理疗等临床科室,设置床位10张,能够处理内、外、妇、儿等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2014年门诊接诊13403人次,住院327人次,业务收入达63万元。
近几年,侯家川镇卫生院认真践行“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卫生院为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着眼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两项重点工作,改善服务态度,落实承诺服务,不断加强医生的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修筑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把党的温暖不折不扣地送到老百姓的心里。
今年37岁的陈智渊院长,立志长远,中专毕业后,深感学识欠缺,为了更好地服务家乡的卫生健康事业,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本科学历,拥有中医、中药双执业资格。自任侯家川镇卫生院院长以来,立足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项重点工作,抓管理,建机制,带队伍,以“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为抓手,大力培养中医医生,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壮大了中医科。陈智渊从医17年来,他认为中医具有“简捷、方便、效验、价廉”的特色优势,因此,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推广使用中医,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让老百姓得实惠。特别是他用中草药治疗脾胃病被大家广为认可,有许多邻县通渭患者慕名而来专找他看病。在陈院长的带领下,卫生院的诊疗水平有很大进步,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医德医风明显好转。
该院大夫何建鹏是中医科的骨干,是中医执业医师,也是陈院长中医师承教育的徒弟,人品好、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擅长针灸、拔火罐、刮痧、按摩、理疗等中医适宜技术,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老百姓都喜欢找何大夫看病。妇产科的师青芳大夫,是主治医师,从医23年,人踏实能干,任劳任怨,手脚勤快,待人热情,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深受当地老百姓赞誉。
陈院长说,今后,侯家川镇卫生院将一如既往严格遵循“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在乡党委、政府和县卫生局的领导下,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群众满意的卫生院”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创造和谐的就医环境,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姚继东“十二五”以来,会宁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努力建设红色旅游基地、绿色产业基地、金色教育基地“三大基地”,着力培育全膜种植、草畜产业、工业经济...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