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会宁新闻 > 正文

“下乡赶考” 同奔小康——会宁县翟家所乡焦家河村***精准脱贫工作纪实本报记者 李爱民 通讯员 董建强 朱鹏

来源:白银日报 2016-03-28 08:21   https://www.yybnet.net/

三月的焦家河,阳光明媚,微风习习,天气渐暖,树木泛青。

焦家河村位于会宁县城东南35公里处,在过去,自然条件较为严酷,富民产业弱小,基础设施滞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

“村子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在农村留守的安于现状,没有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村里搞养殖、光阴过得好点的,也是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缺乏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能力。”村支部书记王志杰如实说。

近年来,随着双联行动的逐步深入,***精准脱贫工作的有序开展,焦家河的百姓逐步过上了好日子,焦家河今年的春天也格外“迷人”:温室大棚内蔬菜绿意盎然,养殖圈舍里牛肥羊壮,帮扶工作队抓产业、搞培训、解难题,群众抓生产促增收的忙碌身影随处可见……

焦家河村作为省委王三运书记的联系点,过去的一年里,该村紧紧围绕建设“会宁南部肉牛养殖示范基地”总目标,狠抓“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脱贫措施,加强“水、田、电、路、林、房、教、文、卫、网、视、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创新以“全膜粮食+养殖+劳务”为主的“1+2”产业增收模式,使从事养殖的贫困户稳定在200户以上,从事劳务输转的贫困户稳定在100户以上,确保了贫困户增收产业全覆盖,通过一系列的发展举措,焦家河村脱贫奔小康的宏伟蓝图已初见雏形。

举措得当齐发力

支撑到位,精项目。去年以来,焦家河村以项目投资为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共实施项目15个,完成投资2511.8万元,建成取水点6处,完成自来水入户48户;硬化道路4条23.2公里,砂化道路1条2.6公里;改造农村电网102户、危房29户,完成44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宅主体工程和排污、硬化、绿化工程建设;建成4000平方米文化广场、300平方米文化舞台和580平方米村级办公场所(含卫生室);完成焦家河村幼儿园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电信宽带进村目标。

“我们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宅项目能顺利争取到,可把老百姓们高兴坏了!”谈及扶贫工作给村里带来的变化,焦家河村村主任焦继仁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们有信心打赢扶贫仗。”

培育到位,精产业。该村以***贷款为载体,引导贫困户自主培育产业,增加收入。去年以来该村共落实***贷款195户446.5万元,支持贫困户种植全膜玉米2440亩、马铃薯1540亩;新发展贫困户养牛70户、养羊10户,引进基础母牛203头、基础母羊98只;通过召回本村能人在本地创业,提供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主要劳动力就地就业93人次。

培训到位,精技能。在技能培训上,焦家河村先分户制定脱贫计划,列出产业清单需求,再围绕产业清单,分类开展培训,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加突出,去年以来共培训355人,确保了贫困户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都参加技能培训,都有1门增收技能。

队伍到位,精保障。过去的一年里,双联行动与驻村帮扶工作在该村深度融合。在王三运书记的关怀下,中铁二十一局将焦家河村列为双联帮扶点,协调了80万元的建设物资。与此同时,省委办公厅、团市委、县政府办等双联单位主动融入***精准脱贫工作,突出“五抓五做到”,与村组干部和贫困户,打成一片,先后开展政策宣讲8场,帮助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327个,帮助村上解决棘手问题3件……

一名名平凡的驻村联户干部,时刻怀揣着“亲人们”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和当地群众就像沙漠里的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像吸铁石一样把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奔波忙碌,谱写着一曲又一曲“下乡赶考”的人生华章。

惠及民生谱新篇

硕果盈枝促赶超。一年来,焦家河村道路硬化、梯田平整、危房改造、人饮解困、村庄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大棚蔬菜、中药材、特色种植等富民多元产业方兴未艾,养殖场、农民互助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外出务工人员依靠一门技术,信心满满,腰包鼓鼓……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在焦家河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同时也让他们涌起了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一年来,焦家河村的变化日新月异,一年来,焦家河村人以你追我赶的劲头大步前行,昔日的偏僻小村,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示着***精准脱贫带来的巨大变化。

基础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农网改造工程、危旧房改造工程和文化舞台建设、村级阵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全村主干道全部硬化,各村民小组出行道路全部通达,安全饮水和动力电全覆盖,贫困户住房明显改善,村级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增收产业效益明显。通过“1+2”产业增收模式的培育发展,贫困户都有了稳固的增收产业。户户种植全膜粮食,人均2亩以上;211户农户发展肉牛、肉羊养殖,户均存栏25个羊单位;100户农户保证有1名剩余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年收入10000元以上。

技能培训更加精细。去年以来该村共培训贫困户主要劳动力355人,其中培训肉牛养殖户108人、肉羊养殖户103人,蔬菜、核桃等种植培训93人,电子商务创业培训7人,手工编织等劳务品牌培训8人,“两后生”培训36人。

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村环境卫生越来越好了,新农村真的是有新农村的样儿了!”这是大多数焦家河村老百姓对全村环境最为真切的感受。前几年,忙于生计的村民,哪还顾得了村里的环境卫生,那时,柴草乱推乱放,人畜粪便乡野可见,地膜等垃圾更是满天飞,如今,随着***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焦家河的村庄、河渠、农舍全部旧貌换新颜,宽阔的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村落庭院绿化起来了,错落有致的新农村盖起来了,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美好生活有奔头

“用好用活***贷款和农民互助资金,继续培育壮大种植、养殖规模,引导贫困户培育发展多元产业,扩大塑料大棚蔬菜、核桃种植面积,形成种植业示范增收带,今年在该村的焦家河组新建牛羊简易屠宰场1处,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进一步抓好焦家河村改厨、改厕、改水、改圈工作,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服务。通过一系列举措,使贫困户真正具备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焦家河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罗小虎在谈及该村以后的发展时思路清晰、信心满满。

为成绩点赞,从实处做起。去年以来,焦家河村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等“朋友圈”的帮助下,围绕“项目菜单”,坚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精准到户,群众“点菜”“掌勺”,政府“配菜”“买单”,解决了以往扶贫项目难以到户、不合群众胃口的问题,带动群众筹资筹劳发展富民多元产业,增强了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使贫困群众真正成为扶贫攻坚战的主角,让村民有了更多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明天,焦家河会更好!

新闻推荐

关川建筑材料供应站持有的坐落于郭城驿镇大羊营村滩子

关川建筑材料供应站持有的坐落于郭城驿镇大羊营村滩子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一本,证号为会国用(1999)字第郭0001号,因土地使用权人不慎将该证遗失。根据有关规定我局特公告该土地...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下乡赶考” 同奔小康——会宁县翟家所乡焦家河村***精准脱贫工作纪实本报记者 李爱民 通讯员 董建强 朱鹏)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