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漫步在会宁城区街头巷尾,移步皆景,触目满新,一座活力四射、魅力无穷的时尚新城正崛起于祖厉河畔。
近年来,会宁县按照“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发展西城区”的战略思路,以红色文化为鲜明特征,以人文会宁、和谐会宁、魅力会宁、灵动会宁为重要标志,科学编制《会宁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一河引领、两岸繁荣、三山增秀、四区联动”的城市发展思路成为会宁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
旧城改造促提升
“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道、也没有公共厕所,再加上大家住得密集,垃圾到处扔,脏水满地流,环境很糟!”从小居住在北关的王阿姨说起旧城旧貌感慨万千。
2014年以来,该县抢抓国家和省市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机遇,提出了“重在惠民、意在发展”的棚改工作定位,基于“商品住房存量充足、棚户区改造工作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发企业建设、政府限价回购、被征收人自主选择”的棚改工作模式。该模式不仅切实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而且有效促进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推动当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如今王阿姨和家人早已搬进了宽敞舒适的安置小区里,“现在好了,我也住上楼房了,方便又敞亮。幼儿园就在小区,接孙子更方便。”吴阿姨的例子只是会宁县以旧城棚户区改造为抓手,加快旧城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5年底该县已完成旧城棚户区改造3850户,预计2016-2017年将完成棚户区改造4970户。
西城筑巢引凤栖
新产业,新会宁,新经济。近年来,会宁县积极拓展产业,吸纳就业,壮大县域经济,努力打造工业产业园区。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采取“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办法,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完善交通、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综合配套功能。
目前,该县已完成会北路、电子路、飞扬路和兴业路建设,会师大道(G312线会宁过境段)一期正在进行路缘石安装和非机动车道沥青混凝土铺筑,兴业路及祖厉河大桥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新增道路1200米,铺设人行道2400米,敷设雨污水管网2000余米,实施西河渠改移1081米,完成土地征收1100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北城开创新天地
一个个绿意盎然,充满内涵与现代气息的园林化小区,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与一条条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诠释着新城之新,北城沸腾的项目建设工地上,处处涌动着科学发展的滚滚春潮。
近年来,会宁县着力打造北城新区建设,逐步扩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缓解老城区压力。据了解,北城中心区建设于2012年全面启动,目前,新区内已经建成2500多套12万多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新扩道路四通八达。给排水管网、天然气管网、集中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等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健全。
风雨兼程,破茧成蝶。时间见证着这里发生的奇迹,犹如凤凰涅槃,通过拆迁、融资、建设、发展,会宁县广大干部群众一步一个脚印,用智慧、汗水与担当诠释了这座城市建设的根本性变化,一个秀美和谐的魅力会宁正以迷人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推荐
相约会师圣地——兰州大学2016年度“长征行者”会师仪式在会宁县举办特约通讯员王瑞张文广
天空湛蓝,惠风和畅,金色阳光洒满会宁县城。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干部群众前来这里瞻仰会师旧址,他们深情地凝望,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历史荣光。9月30日,正值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
会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会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