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会宁新闻 > 正文

清末翰林会宁杨思的故事

来源:兰州晨报 2017-12-04 06:11   https://www.yybnet.net/

讲述人 杨渡 杨思侄孙

绵延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度,为平民出身的读书人打开了一条上进通道。自古以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事迹,屡见不鲜。晚清时期,尽管西方的现代教育体系对传统科举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参加科举,依旧是许多读书人的选择。在1900年后的科举考试中,不断有甘肃英才脱颖而出。杨思就是其中之一。

在科举考试时期出一名进士,是一方水土的莫大荣耀。人们给他们附会了各种传奇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听听会宁才子杨思的故事。

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王文元

会宁才子,成为晚清翰林

我们杨家祖籍湖南醴陵。大概在明朝嘉靖年间,辗转迁徙到会宁,至今已有500多年了。从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家族在县城中的位置判断,应该是会宁城最早的居民之一。今天的会宁城是明万历元年(1573年)建成的。也就是说,到万历初年,我们杨氏家族已经成为会宁有影响的家族之一了。这些年,为编写杨氏族谱,我四处寻访资料,发现现存可查的会宁新旧县志中,记述东关杨氏族人和事迹的多达八十余处。可见,会宁杨氏家族在当地颇有影响力。

杨思字慎之,人们都称他为慎之先生。1882年农历四月初七出生于甘肃会宁东关。他在光绪二十七年中举人(时年19岁),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会试中癸卯科三甲第45名进士,后殿试点翰林(时年21岁),任翰林院遮吉士,再升翰林院检讨。他连科皆捷,一时声名远扬,人称才子,光绪三十年诰授奉直大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东渡日本,就读东京法政大学,主攻法政,同去的甘肃进士有万宝成(会宁)、范振绪(靖远)、闫士麟(陇西)、田树梫(皋兰)共五人,这是甘肃省第一批官费留学生。

因为杨思长期居住在兰州,而我自幼在会宁长大,再加之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去世的,因而,我虽然是他的侄孙,但却没有见过他。今天,我所讲的这些故事都是这些年我编写家谱时寻访到的。

据说,小时候慎之先生就非常聪明,而且很调皮。他幼年居住在会宁县城东关杨氏老宅里。这是座清代建筑、一进三院,虽是土木结构,但在会宁县城中,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建筑了。慎之先生自幼跟随养父杨国治读书。慎之先生本是杨国彦之子,后来因为杨国治没有儿子,就将他过继给了杨国治。杨国治是清末会宁县有名的读书人,也是一位闻名四方的教育家,为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拔贡,他一生尊孔读经,集礼教于己身,奉礼教于己行,长期在渭源、灵台、临洮、天水、兰州等地教书育人。

在杨氏老宅里,有一座二层木楼,这里就是慎之先生小时候的读书之地。慎之先生的学问主要得益于养父杨国治,当然,也离不开其他人的教育。在会宁,民间还流传着他读书时的故事。小时候,他上私塾,有一次中午,他想出去,可是私塾门却被锁了,几个孩童便从私塾的狗洞钻了出来,恰好被老师看见。老师随口说:“顽童钻狗洞。”谁知,慎之先生当即答道:“鲤鱼跃龙门。”可见,他自幼就非常聪慧。有一年夏天,他们一帮同学出去郊游,路上看到一个水塘,边上有青蛙,听见人来了,便纷纷跳入水中。老师随口说:“青蛙跳水水吧嗒。”就在这时,路边上有个屎壳郎,正在拱粪。慎之先生灵机一动,接着对:“粪牛拱粪粪喯噔。”

岁数稍大一点后,慎之先生便跟着父亲一边读书,一边行万里路。知识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积累了起来。有父亲的严教,他又能博闻强记、深究细研,终学有所成。

先发制人,严词拒绝刘郁芬

甘肃第一批官费留学生东渡日本的时候,清王朝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在日本,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力量正在急速壮大中。实际上,留学生们在国内已经深切地认识到了清王朝的腐朽。因而到了日本,许多中国学生都加入了各种革命组织。

慎之先生也不例外。在日本的陕甘学生联合起来创办了《秦陇报》刊物,后改为《关陇报》、《复声》,宣传革命思想。他又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了同盟会,积极参加民主革命,成为甘肃早期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之一。1912年(民国元年)慎之先生受孙中山先生之命回甘肃组建议会。他首先组建了会宁议会,并任议长。次年三月,又当选为甘肃省第一届议会副议长兼国民党甘肃支部长。这期间,慎之先生常给中山先生写信,汇报甘肃及西北地区形势,中山先生多次给他亲笔回信,族人们记得至少有五封,可惜这些珍贵的史料未能保存下来。

他们那一代人身上,往往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想。虽然时局混乱,但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不遗余力发展教育,改善民生。

(下转A16版)

新闻推荐

兰州农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 党建引领明方向凝心聚力谋发展

2013年,在兰州市红古区非公党委的精心培育和指导下,兰州农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挂牌成立,成立初期即理顺了公司3名党员的党组织关系,彻底改变了“有党员无组织和有组织无生活”的尴尬局面。...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末翰林会宁杨思的故事)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