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会宁新闻 > 正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会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综述特约通讯员 董建强

来源:白银日报 2018-07-20 11:07   https://www.yybnet.net/

“抬头望山秃,低头见河干,山地下河川,冲走万亩田……”这是过去会宁生态状况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40年来,会宁县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会宁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建设经济化、经济发展生态化为方向,致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样板……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会宁人接力造林、植绿,护水、保蓝,久久为功,书写了会宁生态建设的精彩篇章。

碧波荡漾、绿树成行的会宁祖厉河岸。王瑞 摄

花草遍地、树木葱郁的会宁汉唐街绿地公园一角。王瑞 摄

让荒山披绿衣

——生态美景成为会宁“新名片”

众手播青绿,美景入画来。

六月的会师圣地,满山新绿,生机盎然。

以前,会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9.9%,水土流失严重。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把梯田建设、生态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退耕还林等一大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

“绝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在植被保护和污染防治上必须零容忍、下重拳”,这是该县发出的最强音。

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39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祖厉河流域为代表的“梁峁林草化、缓坡梯田化、坡面水系工程配套化、耕作技术科学化”的综合治理开发模式,有力推进了生态治理、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

“守住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会宁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自1978年启动实施“三北工程”以来,会宁县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94.0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86%提高到现在的12.59%,初步建成了一个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会宁县把退耕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试点以来,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98万余亩,森林面积增加4.3万亩,森林覆盖率比1998年提高6个百分点。

一座城,有了绿色,就有了生机和希望;有了色彩,便有了心动和喜悦。

近年来,会宁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东山、桃花山、西岩山“三山”绿化为重点,从2011年开始,城区绿化每年以5000亩的速度推进,截至2017年,城区大环境生态恢复治理绿化工程投入财政资金1亿多元,累计完成修筑反坡梯田770万米,绿化面积3.5万亩。按照“城区绿化园林化,道路绿化林荫化,庭院绿化景观化”的模式,不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力度,城区绿地面积达到5270亩,绿地率达23%。

同时,会宁县严格按照“三分造七分管”的绿化方针,实行专业护林队管护机制,做到管护区域、管护标志、管护单位及管护责任人、管护办法、奖罚措施五落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造林管护网络。

只为那一泓清水映垂柳

——“一河引领”打响护水持久战

“河道治理好了,散步也舒心多了!”连日来,不少在祖厉河边上散步的群众由衷感叹,“若发现偷排污水、乱倒垃圾,市民可直接拨打河长制公示牌上河长的电话,反映情况……”

河流管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一个个醒目的河长制公示牌的背后,是会宁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彰显了该县对一切破坏水生态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

祖厉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由祖河和厉河汇集而成,纵贯会宁县南北,历经多年洪水冲刷,岸坎支离破碎,加之两岸居民向河中倾倒垃圾、排污,致使河道狭窄,防洪能力低,环境治理难,严重威胁城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会宁经济社会发展。

为此,会宁县提出“一河引领,两岸繁荣,三山增秀,四区联动”的城市发展战略,2011年开始对祖厉河城区段进行规划治理,将其纳入城市升级改造的“组合拳”。该工程分三期进行,计划总投资7.04亿元,治理河道12.55公里,修建护岸护堤29.7公里、橡胶坝12座,河道两侧结合景观工程进行绿化。

同时,县城采取雨污分流的处理措施,将污水通过污水集流干管引至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行再利用;雨水、洪水通过堤防底部排洪涵管进入河道。目前,该工程一二期全部竣工,三期工程规划综合治理总河道3.65公里。

为进一步提升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效果,县委、县政府在已经实施祖厉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基础上,决定进行分年度延伸治理,计划在2020年前完成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四期工程(北湖湿地公园)、厉河古城段综合治理工程、南湖湿地公园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目前正在规划设计阶段。

坚守天蓝地绿底线

——一张生态环保“蓝图”绘到底

为了让蓝天常驻,会宁县始终坚守“天蓝”底线,全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施工抑尘措施,通过开展“减煤、治企、控车、抑尘、多污染治理”五大攻坚战,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长期保持优良指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人民群众全方位的获得感,离不开眼前的绿、头上的蓝和无处不在的新鲜空气。

近年来,会宁县启动实施了会宁县集中供热工程和供暖燃煤锅炉淘汰、升级改造工程。截至去年底,拆除锅炉52台,完成提标改造38台,关闭停用13台,SO2、CO、PM10、PM2.5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渐下降,自2015年实施提前淘汰“黄标车”奖励政策以来,共核准55辆提前淘汰黄标车,核准资金66.26万元。

同时,会宁县全面加强土壤和水质保护,始终坚守“地洁”“水净”底线。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逐步建立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档案盒分类清单,实行分类管控,不断加大在工业源防治、生活源防治、农业源防治上的工作力度。紧盯会宁县污水处理厂等3家国控源企业,加大对减排企业和项目的监管力度,废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为了在环境治理中对准“焦距”、找准“穴位”,该县出台了《全域无垃圾综合整治方案》《城区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方案》及相应的考核、问责办法,城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将所有单位纳入17个大网格体系,实行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县财政每年为各乡、社区、村分别列支保洁运行经费5万元、5万元、2万元。为综合整治提供了有力依据和制度保障。

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全县284个行政村新建临时垃圾填埋点384个,拆除残墙断壁430公里,清运垃圾500余处35.5万吨,回收废旧农膜1.2万余吨,清理户外广告1200多处。

“在政府引导下,许多群众自发加入到爱护环境卫生的队伍中,认真清除垃圾。”近日,正在打扫店面外围卫生的南关个体户李玉梅告诉笔者。

如今走进会宁县,从川坝到山野,从县城到乡村,处处是干净整洁、美丽动人的新气象,一座充满希望和绿色的魅力之城正呈现在人们眼前……

新闻推荐

洪涝灾害造成白银市直接经济损失110.95万元3县(区)14乡镇26村217户705人受灾

本报讯(记者张萍)从7月1日开始一直到11日,受西风槽和低层切变的共同影响,白银市部分县(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据初步...

会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会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综述特约通讯员 董建强)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