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会宁新闻 > 正文

从“忧居”到“安居”的幸福蜕变——会宁县改革开放40周年棚改里程与成就特约通讯员 董建强 文/图

来源:白银日报 2018-09-05 09:56   https://www.yybnet.net/

“这就是我家所在的楼房,选的是12楼,102平方米,前几年就装修入住了!”寨子棚户区居民刘琪指着兆烽嘉园乐滋滋地说。

回想起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变,这位年近70岁的老人不禁回想起以前,“小巷脏乱差,垃圾露天堆放,气味难闻,雨雪天气巷内泥泞难行……”

会宁县棚户区形成较早,房屋以土坯房居多,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屋破旧,道路、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与发展如春潮般席卷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会宁县也不例外。

1998年,延安街改造首次提上城市建设议事日程;次年,会州商贸城区域完成拆迁与建设;2003年,实施了长征路全长2.9公里的拓宽改造;2005年、2008年,会师园周边附近和长征路北段1.2公里的拆迁改造相继实施……

随着棚改的深入实施,资金、征拆、安置“三大难题”日益凸显,面对新的问题,近年来,会宁县大胆创新,对症下药,提出“重在惠民、意在发展”的棚改工作思路,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打造特色的原则,编制了《会宁县棚户区改造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全面打响“棚户区改造攻坚战”,用智慧、汗水与担当,凝聚成了一座新城的“横空出世”。

会宁县城区原棚户区吕堡片区改造后的正大明园小区。

1

凝聚思想共识,筑牢棚户区改造坚实基础

“棚改涉及征迁房屋12000余户,总建筑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需搬迁安置群众3万多人”,面对如此重担,如何才能实施好这项利民工程?会宁给出这样的答案。

该县建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牵头、责任部门承办的“三级”棚改保障制度,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规划引领、交通先导、安置优先”的基本原则,将棚户区改造作为全县头等大事来抓,上升到全局战略,举全县之力推动落实。

“在棚改工作中,我们科学统筹,有的放矢,不断探索总结棚改工作新路子,灵活调整政策,实现了政、企、户三方共赢。”会宁县棚改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会宁县按照市政设施用地、红色旅游用地、教育用地、河道治理用地等用途,组建了多个片区征收补偿工作领导小组。在征迁前期阶段,及时向群众宣讲改造实施办法,对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货币补偿、征迁补助、房屋评估等安置政策全部公开,并执行一个政策一个标准。在具体实施阶段,通过设置现场协调、征迁实施、合同审核等环节,形成了征迁、评估、审核等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同时,按照“重心下沉一线,严明工作纪律”的群众工作法,制定了《会宁县棚户区改造群众接待工作方案》,明晰工作职责,靠实工作责任,确保了棚改工作的快速推动。

据介绍,截至目前,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会宁县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3887户,消化库存商品房5300余套,去库存进程达到54%。棚户区改造已成为该县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加快商品房“去库存”进度的主要方式,预计到2018年底,可实现商品房“零库存”。

刘琪感慨地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县城小楼房都还寥寥无几,几乎都是平房,上楼想都不敢想!”

棚改的实施,有力拉动了消费投资、改变了城市面貌、拓展了发展空间、繁荣了县域经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短短数年时间,会宁县城规划区域面积也由18平方公里拓展到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9平方公里拓展到14.5平方公里。沿着平定高速公路一路驶去,可见这座当年红军会师的古老县城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棚改工作的实施和带动,让会宁县城实现了从“旧房”到“新房”的更替、从“旧区”到“新区”的转变。

2

破解瓶颈制约,探索棚户区改造“会宁模式”

通过积极破解征收难、安置难、筹资难等三大瓶颈制约,会宁县探索创新出了“开发企业建设、政府限价回购、被征收人自主选择”的棚户区改造“会宁模式”。

在棚改安置房回购上,该县严格按照组织询价、市场调查、确定限价、竞价回购、即时分配、据实回购六个步骤实施。通过给予企业税收、土地出让金等方面的优惠,结合群众普遍意愿,采取公开招标、议标、洽谈等形式,确定户型和最终优惠价格(每平方米优惠幅度达400元,约为同地段房价的10%),先后选择了18个开发企业、22个安置小区的房源,满足了居民对房源户型和区位多样性需求。同时,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深度介入,棚改户完全实现选房自主化。

“家里以前住的是平房,冬天生炉子取暖的时候,烟熏火燎,生活环境很是不好,政府根据面积给我们‘一平换一平\’,依据自己的心愿在城区选了两套100平方米的安置房。”在北关棚户区居住了大半辈子的万克信欣慰地告诉记者。

针对商品房建设进入滞胀期、棚户区居民不能及时安置等问题,该县探索出了“政府主导、企业配合、上下联动、政企结合”的运作方式,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两只手”,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

在此基础上,会宁县采用以政府回购房源安置与纯货币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实现“先确定房源、再组织征收、边签协议边交钥匙”的良性循环。

棚户区改造,关键是拓展投融资渠道,理顺投融资机制,核心是深化金融创新,破解资金瓶颈。

会宁县健全专项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对财政补助资金实行全程跟踪管理,抓好日常监督,从严安排支出。2014年以来,共争取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19亿元,已全部用于货币化安置,有效使用率达到100%。

为进一步满足棚改项目融资需求,会宁县按照国家开发银行“三个统一”模式,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棚户区改造政府采购服务模式试点项目,并在一个月内完成项目评审授信工作。近年来共授信15.6亿元,有力保障了6170户居民的货币化安置顺利进行。

3

关注民生保障,凸显棚户区改造聚合效应

棚改工程,对会宁人来说,可谓是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神来之笔。

作为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政策更可持续的重大举措,棚户区改造让该县困难群众住上了新房子、搬入了新小区、过上了新生活。

记者注意到,大力解决资金来源后的会宁县棚户区改造形成了民生保障的“托底效应”。

一方面通过棚户区改造项目相关税收减免和政府回购安置房形式,降低安置房购买成本,满足了公用设施不配套、环境脏乱、改造意愿强烈的棚户区群众需求,真正实现惠及于民。另一方面在尊重征收群众意愿,合理确定征收群众经济负担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需求全覆盖。此举解决了有补偿而无房住的问题,避免了因纯货币补偿安置后部分征收群众对资金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流失。

实践证明,顺民心、得民意最终会获得居民支持。

“出棚即能进楼,我们基本无需在外租房过渡,避免长期过渡带来的生活不便。”会宁县采取全新安置模式后,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有群众表示,自购商品房选择余地大,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地段、楼盘、户型。

引入多元化资金投入棚户区改造后,解决了安置房建设周期长的问题,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有效节约了棚户区改造安置、过渡费用等建设成本,形成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会宁县充分发挥“棚改+”效应,激发市场活力,盘活存量住房,加快“去库存”进程。同时,棚改住户与商品房购买群众共同生活在一个小区,促进了不同收入群众的融合,避免了新的“贫民窟”和“失管小区”形成,又凸显了城市建设的“叠加效应”。

“棚户区改造是城市转型绕不开的一道坎。改造不仅能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还有助于对城市进行系统规划,梳理城市肌理,盘活城市资源。”会宁县政府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有房即有家,安居才能乐业。40年过去了,棚改过程正如一个城市羽化成蝶的经历,昨天的艰难换来的是今天城市的风景如画。目前,会宁县棚户区内的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奏响了和谐安居的最强音。

新闻推荐

新任河北省委常委冉万祥兼任省委统战部长 首次调研去了正定

冉万祥新任河北省委常委冉万祥的兼任职务确认。据9月2日出版的《河北日报》报道,9月1日,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冉万祥就做好...

会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会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忧居”到“安居”的幸福蜕变——会宁县改革开放40周年棚改里程与成就特约通讯员 董建强 文/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