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银 今日会宁 今日靖远 今日景泰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今日景泰 > 正文

景泰县芦阳镇:搬出“穷窝”天地宽

来源:甘肃农民报 2020-05-09 00:58   https://www.yybnet.net/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小区里,一幢幢崭新的高楼窗明几净,一排排私家车整齐停靠,还有赏心悦目的小花园,种类齐全的休闲设施,以及周边环绕的农业示范园……很难让人相信,这便是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石城村贫困户的新家。

温暖新家 四年搬来6乡40个村村民

4年前,石城村还是白银市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许多村民住在条件艰苦的偏僻山区里。

2016年,石城村安置点建设项目开始实施。政府无偿投入3.12亿元,共建19幢住宅楼,易地搬迁芦阳镇、正路镇、中泉镇、喜泉镇等6个乡镇40个村贫困户1116户4807人。

同时,安置点内还建起了综合服务中心、卫生室、健身广场、自来水厂、学校等。

截至2019年10月,贫困户已全部完成搬迁,一幅气势恢宏的扶贫画卷在景泰县芦阳镇全面铺开。

授人以渔 解决搬迁户就业难题

孙治秀今年30岁,是芦阳镇红光村人。搬迁前,她家6口人住在20公里以外的山里,种的地是典型的干旱沙地,住的是破旧的房子,还有闭塞的交通,她们一家年收入不到一万元,感到真没盼头。

2019年3月,孙治秀一家搬迁到石城村安置点后,住上了一套88.6平方米的楼房。再不用担心用水用电交通等难题的她,特别爱惜现在的家,每天都将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不仅如此,上楼到家,下楼挣钱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孙治秀说:“小区安置点的扶贫“制衣”车间马上就开工了,就在楼外不远的200米处,政府招聘我去制衣车间务工,解决了我们就近就业的问题。以后不仅离家近,照顾老人小孩也方便,还能有更好的收入。”

宜居宜业 设施农业惠民生

穿过环境优美的安置点小区,我们来到安置点隔壁的石城村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只见一排排农业蔬菜大棚错落有致,绿水环绕,瓜果飘香,园区人来车往。

石城村党支部书记李天泽告诉记者,石城村通过流转土地300亩,建设大棚62座,以种植草莓、番茄、圣女果、羊角蜜等,建成芦阳镇石城村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后期还将计划流转土地1500亩,建设设施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观光体验区。届时将能吸纳1400人进园务工,为石城及其周边各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搬迁户提供产业致富的平台和就业岗位。

李天泽说:“我们种植的这些大棚都与山东一家农业公司合作。种子、技术、有机肥都由对方提供,我们自己招聘搬迁户种植、管理、采摘。”

安置点搬迁户张兆满激动地说:“我在产业园区打工3年了,长期工每天收入100元,短期临时工每天80元,平均月收入达3000元。这对于我们搬迁户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平日务工挣钱,到年底还有分红。村里实施集体经济入股,我入股了1万元,年底分红能拿800 元。如今日子好的了不得!”张兆满欣喜地说。

搬进来、住的稳、有事做、能致富。易地搬迁,让石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舒适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多的满意的笑脸,就是最好的注解。

新闻推荐

“五一”假期乡村近郊游成市民出游首选

本报讯(记者杨涛)“五一”小长假,铜城白银阳光灿烂,适合出游。趁着假日,或带上家人,或约上好友,来一场乡村近郊游,感受新鲜空气和...

景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景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景泰县芦阳镇:搬出“穷窝”天地宽)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