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晓君 文/图
关键词:农校对接 工大 合作社
鑫报讯 李小鹏的蔬菜车每天早上四五点就从靖远县北湾镇启程往兰州赶。因为兰州理工大学的食堂必须在每天早晨8点半至9点之间收到预订的蔬菜,所有蔬菜必须按订单配送,还要摘拣好,摆放整齐。原来李小鹏是靖远县聚合蔬菜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的合作社是靖远众鑫蔬菜种植购销专业联合社的成员之一。他现在正在做的生意是与兰州理工大学签订的“农校对接饮食物资采购合同”订单。
“农校对接”这一高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直接为高校食堂提供饮食物资的新型模式,对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高校采购食品原材料成本,稳定学生伙食价格,保障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保证。靖远县农牧局组织靖远县众鑫蔬菜种植购销专业联合社和靖远县隆庆养殖农民专业联合社与兰州理
工大学开展农校对接合作,为靖远县农产品开拓出一条稳定的销售渠道。
兰州理工大学有学生2万7千多人,11个食堂,每天需要各类蔬菜6000公斤,米面2000公斤,食用油300公斤,鸡蛋1000公斤,肉类400公斤,需求量很大。七里河农经站许云胜主任说,2009年秋,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联手启动了“农校对接”模式,以此缓解农产品销售难题,提升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兰州理工大学被列入兰州市首批“农校对接”的试点学校,并积极尝试开展“农校对接”活动。
李小鹏说:“此项工程虽然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倡导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但开展起来并不十分顺利。靖远县虽然是甘肃省的老牌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但所生产的蔬菜品种也只能满足兰州理工大蔬菜订单品种的50%,其他50%还需要联合外地的合作社一起供应,许多合作社怕麻烦,承接订单的积极性并不高。”李小鹏的合作社有农户成员134户,以种植茄子、黄瓜、西红柿、水果玉米等蔬菜为主,当靖远县农经站王站长找到他,要他参与兰州理工大农校对接供货项目时,他便毫不犹豫地承接了下来。“我想办法”,李小鹏说,“这是件好事情,发展前途广大,相比农超对接来说更有意义。何况全省有多少所高校啊,如果合作社都能进驻直供,真的不得了”。在靖远县农经站的帮助下,李小鹏已经专门为农校对接注册了蔬菜的商标,而且他打算明年将合作社成员的500多座大棚全部为学校种植所需要的蔬菜品种,尽管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奔波在靖远和兰州之间,但他对农校对接这一新型模式的发展充满信心。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李小鹏所签订的“农校对接饮食物资采购合同”订单,不仅仅只是把靖远的地头新鲜菜拉到学校,而且还需要把菜品摘捡好。“有的小店一次只需要十几斤蔬菜,但程序一点也不会少。”李小鹏说。工序多、时间紧,为了方便菜品配送,李小鹏还专门在兰州理工大租了库房,配备了十几个人在校内分装、配送。
新闻推荐
为了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民企陇上行活动,加快靖远县招商引资项目对接签约的步伐,5月13日—5月16日,靖远县县委副书记陶军,靖远县副县长王助功与靖远县工商联、招商局的负责人拜会了甘...
靖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靖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