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保荣 通讯员 王晓燕
自家地里的豌豆苗刚长出一寸来长,靖远县糜滩乡前进村村民张永林却把它们全部铲掉了——“一点都不心疼。”他说,“要赶紧腾出地方种更金贵的哩!”
张永林家有7亩耕地,主要种植玉米、豌豆等粮食作物,每年纯收入不足万元。近几年,村里大部分人在乡党委的引导下,种起了大棚辣椒,亩均收入可达1万元。看着左邻右舍建起了新房,购置了小车,张永林也盘算了起来。2007年,他动手浇筑了两座大棚的水泥支架,但棚子却一直没有搭起来。“地里那点收入一年到头剩不了多少,根本不够搭棚的。”张永林无奈地说。
今年春耕期间,糜滩乡政府干部在走访过程中得知了张永林家的“难心事”,通过争取项目,帮张永林家建了全村第一座新型骨架大棚。“这棚采光保温性能比老式棚好,产量更高。这下可好了,过几年咱也能建新房买小车了!”看着已经搭好的大棚,张永林啧啧赞道。
糜滩乡党委书记杜宏林介绍说,目前,塑料大棚辣椒作为全乡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已达到1万亩,总产值9500万元,仅辣椒种植实现人均纯收入3000元,占全乡人均纯收入的70%。“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引领作用,在设施化、标准化、品牌化上下工夫,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全力打造辣椒万亩生产基地,提升辣椒产业市场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据了解,以双联行动为平台,如今“先锋引领”行动正在靖远县如火如荼地展开,全县808个基层党组织、16693名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唱响了“争当先锋、示范引领”的主旋律。行动实施以来,共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好事1292件,落实帮扶资金2091.34万元;建设村基础设施项目47个,已完工项目46个,完成投资1097.29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李保荣通讯员王兴宁)靖远县在第十九届兰洽会暨民企陇上行活动期间,签约项目39个,签约金额达227.22亿元。为提高特色产品及骨干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靖远县紧紧围绕投资环境、资源优势...
靖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靖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