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爱霞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与互动。在交往与互动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只有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下面笔者根据几年来在课程改革实践的摸索,就教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谈几点认识:
一、尊重学生,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真诚的爱与尊重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因此,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这种尊重不仅仅要体现在形式上,更应扎根在教师的内心深处,把友好、理解、肯定与赞赏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让课堂气氛和谐而愉悦。作为教师,要想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的角色中走出来,对学生少一些教育者的威严,多一些慈母般的温暖;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赏,把满腔的爱传播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感受到器重和关爱,体验到成功和喜悦。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还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伙伴,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这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敢想、敢说、敢问、敢疑,最后养成会想、会说、会问、会疑的学习习惯。所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备条件。
二、亲近学生,营造师生互动的自由空间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和学生感情相通、平等对话。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亲近学生,营造师生互动的自由空间。因此,教师与学生对话时,语气要亲切,态度要和蔼,让他们能听懂、能理解、愿接受。此外,语言还要向商讨式、建议式转变。在课堂上多问一些“愿不愿意”“行不行”“想不想”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可亲可近而敞开心扉,师生之间才会畅所欲言,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启发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解决,概念让学生去实践,实验让学生动手去做,猜测让学生大胆去想,规律让学生去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探索、发现知识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1、调整教、学比例,引导学生自主尝试。
教师必须要调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调理好教与学的比例,减少教师活动时间,增强学生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主尝试,主动投入。教师适当进行指点,以减少学生尝试失败的次数。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之后,可让学生自主尝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之后,可让学生尝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
2、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主动,参与便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设置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欲望。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举行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对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如教学“圆周率”时,教师问:“制作直径为1米的呼啦圈,需要多长材料?”学生争着回答。甲:“需要4米。”乙:“不对!假如是正方形是要4米,呼啦圈是圆的,周长肯定不到4米。”丙:“可能是3米多一些。”“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算出它的长度?”……接着,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直接参与,敞开了思维的大门,彻底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
3、集体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一般方式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
讨论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互补作用。例如:在教学完“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分别发给每个小组不同数量的糖来做奖励,但每个小组得到的糖的数量都不能平均分配,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这类问题呢?这时可以让各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
四、鼓励赞赏学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求。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可以评价学习的过程;可以评价知识,也可以评价思维、能力、情感和发展。让学生体验到希望、信心、成功的喜悦,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要吝啬教师的表扬。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和差错,教师如果处置不适当,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淡化以分数定优劣,论高低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多用几把尺子去衡量和评价学生,特别是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课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较为简单的作业,如果全对了或对了一部分,就及时予以表扬,承认学生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我,不断朝着创新的方向努力。(作者单位:靖远县回民小学)
新闻推荐
点燃脱贫致富的希望——刘川镇金川村全力推进***纪实■宋秉棣王壮飞
盛夏六月,大地焕彩。走进靖远县刘川镇金川村,集中连片种植的蔬菜基地成方成畦、绿意盎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歌猛进、如火如荼,泥腿农民通过技能培训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新的产业、新的项目...
靖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