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古代的世界在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组合与分裂分裂与

来源:白银日报 2015-06-05 08:32   https://www.yybnet.net/

古代的世界,在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组合与分裂、分裂与统一、扩张与反扩张、兼并与反兼并、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战争和王朝更迭的战争,频繁发生,连绵不断。其中许多关键性的战争,往往决定或影响某一阶段历史的演进和某些民族、王朝及政治集团的兴亡盛衰。

从周朝开始,历经秦汉王朝,各民族在西北地区开拓疆土而逐渐奠定了现今甘肃的疆域。甘肃位于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政权的前沿,黄河穿流其间,这一特殊的军事地理位置又促使这里成为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政权相互争夺的场所;而多民族聚居的特殊人文状况,又使该地区的战略地位更加具有特殊性。

“倚岩百丈侍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一条并不宽阔的河道,横阻于丝绸古道,对古人来说无疑是一大天堑。攻城略地的雄狮铁骑要过河,步履艰难的丝路旅人要过河,于是就有了黄河古渡和黄河关津。甘肃境内永靖县的临津渡口、兰州市的金城渡口、靖远县的鹑阴渡口和索桥渡口,并称为黄河上游的四大古渡。这里既有山地险要可以凭恃,又有黄河水道可以流通,容易形成战略要地,正是古人惯讲的“山川都会”。

靖远地处西北边陲,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谓,黄河作为天然屏障控扼朔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代王朝为巩固边防,多次征丁起夫,在黄河沿岸造烽燧、筑墩堠、修边墙(长城)、建城堡,从而达到观敌情、通消息、防敌袭、佑官民的军事目的。所以,境内卫所堡寨环环相扣,烽堠台墩星罗棋布。平堡乡金峡村、双龙乡仁和村的明长城和烽燧,城关小坪山、永新堡子山烽燧以及祖厉古城、北城滩古城、黑城子古城(新泉寨)、三角城古城、平滩堡古城、荒草关古堡、芦沟堡古城、哈思吉古堡、永安堡古城、发裕堡古城、大庙堡古城等处的部分遗址至今犹存。

就在这一片土地,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过惊天动地、扭转乾坤的大战,但这里的战火却因为历朝历代的兴亡更替而时起时灭。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治期间,秦将蒙恬率领数十万秦朝军队北击匈奴(时称胡人),收复黄河中上游以东以南大片土地,然后以黄河为屏障,沿岸筑城四十四座,靖远古县名祖厉和鹑阴(汉代改名鸇阴)就是当时所筑临河县城之二。

西汉时期,身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文治武攻,在军事上选派卫青、霍去病率军消灭匈奴主力,在经济和文化上又派任张骞两出西域打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靖远既是当年北击匈奴的原始前沿,又是丝绸之路途径甘肃东段的北路要道。难怪汉武帝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御驾亲征,出长安,越陇山(今六盘山),西巡雍州,至靖远黄河(时称祖厉河或祖厉川水,特指祖厉县境之黄河段)南岸方才返回,既弘扬了大汉天子的威仪,又显示了西汉中央集权制的尊严。

东汉建康元年(144年)春,汉护羌从事马玄投降羌民,率起义羌民自安定向西撤退,欲渡河与河西羌民会合。汉命护羌校尉卫瑶率兵追击,俘斩羌民800余人,截获马、牛、羊20余万头。又命武威太守、护羌校尉赵冲再追叛羌至建威(今武威)鸇阴河(今靖远三滩以下与平川陡城之间的黄河段),在大军渡河之际,原降汉羌兵600余人又反叛义军,赵冲率数百军队追击,遇羌兵伏击而战亡。

三国黄初三年(221年),凉州卢水胡治元多等反叛,魏文帝命京兆尹张既为凉州刺史前去讨伐,张既扬言由靖远鸇阴口渡河西进,卢水胡遂派七千余兵在鸇阴口伏击张既,张既则声东击西,偷偷从且次(今兰州金城河)渡河急趋武威,然后调兵首尾夹击,大破卢水胡,斩首数万级。

西晋泰始五年(269年),秦州(雍州)刺史胡烈对鲜卑实行高压政策,屯兵高平川,进攻麦田(今平川西北与靖远交界处)一带的河西鲜卑,迫使鲜卑秃发氏首领树机能反叛。泰始六年(270年)10月,胡烈领兵前去镇压,双方激战于靖远永新万斛堆,晋军大败,胡烈被杀,义军乘胜占领高平,然后西围金城,北攻凉州,杀死凉州刺史杨欣,切断了西晋与河西的联系,使朝廷大为震怒,史称“凉州之乱”。

东晋(十六国)义熙三年(407年),大夏国赫连勃勃率两万骑兵攻打南凉秃发氏傉檀,驱掠二万七千余口,牛马羊数十万而还。傉檀率众追击,不听属下献策,一意孤行,被赫连勃勃在阳武下峡(今靖远平川属地,据查为黄河红山峡段)凿陵埋车以塞路,勒兵逆击,大破之,追奔八十余里,杀伤万计。其时小国纷争,战争频繁,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灾难。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吐蕃犯边,掠夺陇右牧马万余匹而去,之后朝廷令朔方郡万人集于会州防寇。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会州地为吐蕃攻陷,被长期占据,并更名汝遮。

北宋初年,宋收复会州。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党项族发展强大,赵元昊之祖父李继迁破会州,焚毁城廓而去,这里从此成为宋夏争战的前沿,曾几度为夏人占据。元丰四年(1081年),神宗下诏陕西路沿边发五路兵,大举讨夏;熙河经经制李宪率军至靖远与夏兵交战,在女(汝)遮谷(今靖远西南)、屈吴山、打罗城(今平川打拉池)大败夏军,降其酋长裕藏颖沁萨勒,收复会州。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集贤殿修纂、渭州知府章楶击败夏人,收复会州,擒夏将二人,夏主乾顺始上表谢罪乞和。政和五年(1115年),秦风路经略使刘仲武率军五万出会州御夏人。

南宋高宗建炎初年(1127年),川陕京西诸路宣抚使张俊率兵力拒金人,曾在靖远黄河独石头上刻“西来鳌柱”四个大字,今尚存。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会州陷于金,后改敷文县为保川县。从此,会州又成为金夏争夺之地,烽烟不息,战火连绵,直至元朝建立,这里才出现了一段相对的安定时期。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年)春,鞑靼太师亦思马因率部潜渡黄河扰靖虏卫(今靖远县),被抚宁侯朱永、督都御史王越发兵三万大破之。弘治十四年(1501年)户部尚书秦綋为三边总制,督修乾盐池至大芦塘城堡1400余所,防敌入侵。隆庆元年(1567年),鞑靼部宾兔率轻骑两千,由迭烈逊(今靖远三滩与平川区陡城黄湾之间)渡河攻靖虏卫,大肆抢掠,固原总兵郭震结营城东,战斗激烈。隆庆五年(1571年)增置永安、大庙诸堡,复设参将,统驭卫所堡寨,并在险关隘口、高山四望之处建筑墩堠(亦称烽火墩),用以瞭望敌情、传递军讯。

清乾隆和同治年间,靖远的战事主要是反清回民起义军与当地清兵的屡屡对抗,其战曾引起陕甘宁大部分地区的回汉仇杀,无辜百姓伤亡惨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正如当代回族作家张承志在其《心灵史》中记录的一首流传靖远的儿歌所写:“同治五年三月间,杀气弥漫天。十余万人一朝尽,问谁不心酸。桃含愁兮柳带烟,万里黄流寒。阖邑子弟泪潸潸,染成红杜鹃。清歌一曲信史传,千秋寿名山。碧血洒地白骨撑天,哭声达乌兰。”

作为西北边陲重镇的古会州靖远,就这样从历史的战火与烽烟上走来,从历朝历代的兴亡更替中走来,人人渴望和平,人人追求发展。未来的靖远,将是一个充满生机不断创新的和谐之地。

新闻推荐

第二届“银光杯”业余足球联赛正式打响白银熙瑞等11支队伍参赛全部比赛均在周末举行本报记者王鹏程文/图

图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积极拼抢。6月13日,第二届“银光杯”业余足球联赛在银光公司综合运动场正式打响。本届邀请赛共有来自白银市区、靖远县、景泰县、平川区,...

靖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为高考保驾护航2015-06-05 20:22
评论:(古代的世界在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组合与分裂分裂与)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