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先进的创业理念,更激发了创业的欲望。”在福建蓉中参加培训归来的高湾乡葛淌村村民张学朋说。
3月28日至4月28日,靖远县选派19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赴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培训中心开展创业致富学习,通过一个月学习,使学员们转变了发展思路,点燃了创业激情,放飞了致富梦想。
据了解,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是我国实施东部带西部、先富带后富的战略举措,是国家扶贫办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
培训通过“1+11”的创业培训模式,即通过一个月集中培训,完成创业项目设计,再通过创业导师“一对一”“面对面”为期11个月的创业指导,形成创业致富能力。旨在开创一个模式,闯出一条新路,培养一批贫困村创业人才。
在蓉中村培训期间,张学朋不仅听了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关于惠民政策、创业理论、实践经验等方面的“高端课程”,还实地参观了当地的众多企业和基地,让他既感到新鲜又开了眼界。“以前创业走了不少弯路,现在有了新的发展思路,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就更足了!”张学朋告诉记者。
张学朋原有一家养羊场,由于市场低迷、销售不畅等原因,出栏的羔羊一直无人问津,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培训时经过创业导师指点迷津,张学朋欣喜地发现羊羔肉的市场需求很大,只是没有找对销路。
回来后,张学朋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还建起了冷库、购买了冷库车,并与西安、上海、厦门、青岛等地客商签订了供销合同,和当地贫困农民签订了收购合同,更加坚定了依托“靖远羊羔肉”品牌优势,发展养殖业的信心。
来到蓉中村,北滩镇粮窖村村委会主任李维顺惊奇地发现,蓉中村,不靠山、不临海、没有矿,人均不到一分耕地,一年产值却有十几亿元。原因何在?在蓉中的所学、所见、所思、所想,让他感悟到了“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的深刻含义。
李维顺说:“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想法。”粮窖村地处靖远最干旱地区,山非山、川非川,山无树、川无水是粮窖村的村情实际。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更多的群众富裕起来。
李维顺在导师团的帮助下制定了发展计划。将采用“合作社+会员+农户”的模式,整合全村现有的闲置土地资源,规模化发展小杂粮、油牡丹、钙果、苹果、林下养殖等种养产业基地和园区。今年,该村已发展油牡丹、钙果等新兴种植业面积达280亩,带动农户30户110人。
兴隆乡小川村村民王晓伟培训回来后,在脑海中萌发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改变合作社现在的经营方式,走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把合作社建起的枸杞园和正在筹建的苹果园、钙果园承包给农户,让村民变股民,实行责任制入股管理,和村民们达到双赢,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这两天,我毫不犹豫地把原来的苹果苗全部拔掉了,准备栽种新的苹果树种,就是为了品种连片统一,打造品牌效益。”说这话时,王晓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创业致富带头人学习借鉴了蓉中村的先进理念、创业精神和蓉中村村民的创业激情、奉献精神。原来不想创业、不敢创业、不会创业的学员,现在浑身血液中都流淌着创业致富的因子,创业欲望和创业激情空前高涨。
经过一个月的励志激情、社会实践、理论学习和导师施教,在专家指导下,19名学员撰写了43份涵盖种植业、养殖业、电子商务业、小微企业等创业项目计划书。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捧着一本本沉甸甸的计划书,创业致富带头人们凭借着满腔热血和敢打敢拼的精神,正在一步步将梦想变成现实……
新闻推荐
白银枣旺食品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注册号:620403200001937(2—2),不慎丢失,声明作废。靖远县石门学区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的IC卡,代码:43833001—2,登记号:组代管620400—005053,不慎丢失,...
靖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