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师学梅文/图
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农村垃圾处理事关村民生活,事关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然而,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也多了起来。不经意间,房屋后、沟渠里、山沟旁都正在成为垃圾的“地盘”,不断“长高长大”的垃圾堆成为影响农村村容整洁、人居环境乃至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问题。
图为靖远县三合村靖乐渠三号桥桥头空地上的垃圾。
不断“长高长大”的垃圾堆
6月16日中午,记者来到了靖远县三合村,在靖乐渠三号桥附近记者看到,桥体东头一空地上几乎成了“垃圾的海洋”;桥体南边,水渠东侧近百米的地方也都被垃圾“占领”了。记者走近观察看到,桥体东头的空地上一堆堆大小不一的垃圾洋洋洒洒的铺着;桥体南边,水渠东侧近百米的地方,虽然有防护栏隔离,也有“此处禁止倒垃圾”的文字说明,可还是被各种建筑垃圾、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填满了。这些垃圾不但影响了村容村貌,还给周围村民生活带来了恶劣影响。
“味道很大,夏天苍蝇也特别多。”家住靖远县三合村靖乐渠三号桥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村里的各种建筑垃圾、生活都垃圾都集中倒在这里。“以前垃圾少,好像没这么大的味道,看起来也不是很脏。现在好像越来越多了,又脏又臭。”村民杜先生表示,越来越多的垃圾对他家生活影响很大。
被垃圾“包围”的村庄不只是三合村。记者在靖远县城附近的黄河沿岸一代的大坝村、瓜园村、沙梁村等村庄走访发现,滨河路一带的田地旁、沟渠里、小路旁都堆放着各种垃圾。此外,在靠山而居的烟洞村等村庄也都存在“垃圾围村”的问题。
农村垃圾堆放问题亟需解决
记者走访发现,近几年来,很多村庄都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和分类回收垃圾桶,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然而,“垃圾围村”的问题还是困扰着村民的生活,困扰着村委会的工作人员。
“垃圾桶是能收集垃圾,但现在家家户户垃圾都很多,一个小小的垃圾桶根本装不下,再说好多人不能将垃圾正确分类或自觉投放。哪里有垃圾桶哪里就是一个大的垃圾堆,住在周围肯定倒霉。”三合村村民杜先生表示,解决农村垃圾问题迫在眉睫,需要政府出好招,需要村民提高自身素质。
“现在村里的垃圾越来越多,村委会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定时定点对垃圾进行清理。”三合村村名委员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村委会也只能是把人居聚集地的垃圾进行分类填埋、焚烧或运送到较远的深山里填埋,而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问题,还得需要政府、社会、村民自身等多方发力,共同治理、解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春娟)近日,北京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景在靖远县开展书法技艺交流创作,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