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有根才能成活,根深才能叶茂。这一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干任何事情,必须从基础做起,要在解决根本问题上做文章,然而,***也不例外。
今年以来,刘川镇紧扣***工作总要求,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引导扶贫资源、帮扶力量向贫困村、贫困户聚集和配置,结合实际,精准发力,全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向纵深推进。
建档立卡摸清底数
“摸清穷底是***的基础,一定要把真正的贫困户找出来,才能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刘川镇负责人说。
为摸清“贫困底数”。今年年初,刘川镇117名干部深入全乡2个贫困村1920个贫困户8535名贫困人口,采用问卷调查、解剖麻雀的形式,进行了逐个调查、摸底和识别,详细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并将信息录入“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精准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了户有册、村有卡、镇有簿。同时,建立了“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结对帮扶机制,逐户制定脱贫计划,推行挂图作战,采取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办法,定人、定岗、定责、定时,避免“大水漫灌”,确保“精确滴灌”。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全镇精准脱贫387户1718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21.92%。
产业扶贫斩断穷根
时下,走进刘川镇来窑村龙腾西红柿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订单种植的成片高原夏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今年,合作社对接100户贫困户,发展订单西红柿种植800亩,预计亩产西红柿2万斤左右,亩均收入可达1.7万元。”龙腾合作社理事长滕建龙介绍说。
斩断穷根,关键还得靠产业扶贫。刘川镇以市场为导向,紧紧依靠合作社、示范园、龙头企业和大户能人带动,探索推进“一镇多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和“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的销售模式,大力发展洋芋、洋葱、洋柿子和养羊“四洋”主导产业,让贫困村、贫困户换“穷”业,兴“富”业。今年,该镇依托龙腾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与220余户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实现了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指导、统一销售,有效推动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精准对接;招商引资8700万元,计划建设湛峰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新建1.8万吨气调库1座,引导群众换季销售,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依托丰源养殖、新力养殖和甘肃永泰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标准化养殖基地,引导传统养殖逐步向奶牛、梅花鹿等特色养殖业转型,推进全镇养殖业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镇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95.5万头(只),建成了张滩、来窑、南山尾、范窑等5个千亩高原夏菜、特色林果和中药材种植基地。
夯实基础破解瓶颈
“现在用水,方便又实惠,我们山区群众喝水难题终于解决了!”刘川镇金川村村民金树明拧开自家厨房的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直淌,他的脸上乐开了花。
喝上干净清澈的自来水,走上宽阔平整的硬化路,住进宽敞明亮的小康屋……这是广大穷困群众梦寐以求的生活。
今年,刘川镇加大投入,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把道路硬化、渠道衬砌、自来水入户、危房改造、农网改造等项目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大力实施水、电、路、房、农网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破解制约发展瓶颈。目前,该镇共整合项目资金5100余万元,计划硬化村社道路49.45公里,衬砌渠道37.2公里,敷设自来水主管道9公里,实施贫困户危旧房改造101户、建成易地搬迁二层住宅楼96栋,建成村文化大院3个、“乡村舞台”6个,新建教学楼1栋、村级幼儿园1所、村级信息平台1处,并新建了刘川镇商贸一条街。
凝心聚力***
新闻推荐
9月1日,靖远县在县城鼓楼广场举行“全国安全用药月”宣传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饮食用药安全知识宣传材料、讲解识别假劣药品的方法、免费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宣传普...
靖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靖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