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行业典型的引领带动,让白银市卫生计生宣传工作更加有声有色。2014年,白银区武川乡新安村村医李希信被评为“陇原最美乡村医生”。卫生计生部门评选推荐2014年度“医德医风标兵和先进个人”候选人9名,其中7人荣获全省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些典型的树立,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卫生计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增进了全社会对卫生计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在做好正面宣传的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改和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市委、市政府每年对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研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安排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提高了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扎实推动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陇家福”工程,惠及两万多户
2012年以来,白银市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工作思路,开辟惠民直通车、关怀直通车、爱心直通车、文化直通车、健康直通车、创业直通车“六个直通车”,全面实施“陇家福”工程,着力提升计生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白银市把实施“陇家福”工程与“两联两扶、为民富民”行动、利益导向示范区建设及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全市计生特殊困难家庭逐户逐人建立信息档案,开展一对一的关怀关爱帮扶活动;突出以健康促进、文明倡导和“一站式”服务为主题,以社区和村为基本单位,以建立“三心室”(贴心室、爱心室、联心室)为主要内容,精心打造“陇家福·幸福寓所”示范点;按照申请、评议、公示、上报、审批、命名等程序,大力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评选命名具有示范引领、群众认可的“计生陇家福·幸福家庭”典型,并在人口文化广场、人口文化大院等宣传阵地设立光荣榜,对评选命名出的“计生陇家福·幸福家庭”典型进行大力宣传。
截至目前,全市在村居和社区共建立“计生陇家福·幸福寓所”718个,覆盖率达91%,其中精品示范点224个;2014年命名挂牌“计生陇家福·幸福家庭”4477户,使全市“幸福家庭”总数达21303户。
利益导向,奖扶优待多引导
做好新形势下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要让利于民,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白银市打造家庭发展新平台,加快“全国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示范市”创建步伐,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督促各有关部门从政策、项目、资金、技术和资源等方面向计生家庭在普惠基础上得到特惠。市委、市政府每年增加特别扶助金预算100万元,将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夫妇的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400元,城市和农村统一标准,提标部分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全额拨付。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白银区、会宁县、靖远县分别设立计划生育家庭风险基金30万元,建立重点人群的关怀关爱帮扶档案,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设立专门人口基金、大力实施关爱女孩成才工程等项目,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初步建立起了有利于支持家庭发展的政策。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向计划生育家庭落实各种奖励优惠资金7996万元,有效保障了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达到了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示范市的标准。
在“单独两孩”政策宣传工作中,白银市专门下发通知,精心策划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服务模式,在强化对全市各级计生干部的学习培训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通过开设专题栏目、手机短信平台和12356阳光咨询热线等形式,面向社会全方位开展“单独两孩”政策宣传,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政策导向。同时,在人口文化活动室、人口文化大院、广场、长廊(一条街)等各类人口文化阵地中融入了“单独两孩”政策内容,并设计制作了38万份通俗易懂的“单独两孩”政策户内宣传品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为确保“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宣传教育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白银市广大计生卫生工作者都在不遗余力地践行着自己的工作使命,让计划生育政策真正贴近群众、融入群众,真正达到让老百姓耳熟能详、积极践行的目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玉清)今年以来,靖远县若笠乡纪委组织乡镇党员干部开展廉洁自律“十问”测评活动,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劳动纪律。“十问”,即:一问党性观念;二问工作纪律;三问组织纪律;四问责...
靖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