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政策学得再通再透,关键还得看能否落地生根。这次培训实地参观考察了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每家两套房,看病全报销,上学不花钱,月月有补助”的后田社区、通过发展有机农业盆栽蔬菜创建“全国无公害基地”的即墨市大丰收合作社、全国最大农产品物流园和全国的蔬菜定价中心的寿光蔬菜物流园等9个国家级、山东省级农业示范点,参观的村党组织书记一边听着经验介绍,一边问着气候要求、关键技术、种植规模和市场对接,目光中显露出钦佩和羡慕的目光。
“真是不出来看,不知道差距有多大。人家把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了,我们还在第二代、第三代上下功夫,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滞后,更是观念上的落伍啊。”在参观北方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和第五代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研发地三元朱村时,白银区水川镇金锋村党支部书记吴明广由衷地感叹道:“这次培训,使我认清了新时期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掌握了更多的农业知识,视野也更加开阔,今后,我也要积极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村上实际,盘活资源,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线对线”搞对接搭建起合作双赢新平台
“有没有景泰县的学员,有没有景泰县的学员,我们已经给你们县上的合作社推广种植了600亩‘一边倒\’苹果,下个月我还要去景泰县察看一下长势,做一些技术指导,到时候我们现场交流一下。”当听到参观考察的学员来自甘肃白银时,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青岛双王果菜合作社理事长王进拿着话筒边张望、边呼喊、边向大家介绍他们村的专业合作社。“我们合作社主要研发推广国内外名优果品,目前已有几十个新品种,欢迎各位书记前来参观指导,大家共同合作,带领群众致富。”
培训效果到底怎么样,关键要看是不是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为。历时五天的培训效果已经初显,靖远县乌兰镇东关村党支部书记李常有已经与寿光市桃树“一边倒”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达成了种植200亩“一边倒”苹果桃的合作意向,并初步商定了苗木价格;8个有集体土地的村党组织书记在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登记了土地数量、品种意向、种植规模,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7名村党组织书记现场购买了韭菜王、串串红等新品种籽种,先用家里的土地试种,成功了就动员全村推广。
“这次到寿光的大棚果树‘一边倒\’研究所参观,我对那里的桃树种植技术很感兴趣。这次回村不带别的,就带一条致富的路子回去。”在准备登上返程火车时,李常有向大家说:“最多两年,我一定给大家亲自送上我们自己种出来的苹果桃,也欢迎大家明年到我们东关村的苹果桃基地参观指导。”
“心对心”碰思想激发出农村发展新活力
在山东寿光,说起王乐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次异地培训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在蔬菜温室大棚起源地三元朱村参观考察时,全体学员仔细聆听了三元朱村2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村支部书记王乐义这位“冬暖式大棚蔬菜之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视天下农民为一家的感人事迹,参加培训的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受到了“乐义精神”的鼓舞和感染。
王乐义同志1978年担任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开始发明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生产技术,行程几十万里举办800多期技术培训班,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千家万户,引发了寿光乃至全国的蔬菜“菜篮子”革命,使亿万农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富裕后的三元朱村全体村民决定,每年把家庭收入的1%奖励给王乐义书记,以表达“吃水不忘挖井人”,但乐义书记把这份厚礼,全部上交村集体作为研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专项基金,不断推动寿光农业产业化富民强村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王乐义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在信息那么闭塞的年代下,在条件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几十年如一日地搞‘蔬菜革命\’、搞产业升级、搞义务推广,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在任何时候都是我们农村党支部书记学习的楷模。”平川区黄峤乡神木头村党支部书记刘建鹏这样说:“王乐义是我们的同行,也是我们的标杆,因为乐义书记让我明白了村党组织书记应该干什么、怎么能干好,‘乐义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新闻推荐
搬出山区奔小康——靖远县实施白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纪实特约通讯员马振敦
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树苗迎风而立,一排排挺拔簇新的路灯整齐划一,一幢幢规划整齐的农家院落拔地而起……走进靖远县易地搬迁项目村之一的五合乡白塔移民新村,一幅崭...
靖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