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 劼 汪庆红
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中部,总人口171万,其中农村人口100万。近年来,全市三县两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统计资料显示,当前全市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近10万人,其中30%左右的人主要从事个体商贸、物流运输、餐饮服务等经营活动,其他则散布在建筑、制造、工贸等领域,从事生产服务等工作。
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白银市国税局围绕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部署,大力支持农民工开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引导农民工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多举措服务农民工,实打实促进就业创业,奏出了一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强音。
优化服务,助力农民工就业创业
面对农民工这一特定群体的实际困难,白银市国税局注重简化流程,简政放权,定向服务,使农民工群体处处感受到国税服务的温情和温度。
——三证合一,为农民工创业开路。自2015年6月1日“三证合一”在甘肃省全面推行以来,白银市已先后为农民工发放575份综合证件。年初,白银市国税局积极与工商、质检、地税等部门沟通协调,牵头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共享机制,有力保障了“三证合一”的全面推行。该项工作的促成,及时解决了农民工缺乏工商、税务、质检登记专门业务知识的燃眉之急,真正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了便捷服务。据统计,自“三证合一”施行以来,白银市共新建农村合作社218家,农家超市5家,农场34家(含家庭农场18户)。在义乌商贸城经营服装生意的回乡创业农民工张种业便是“三证合一”的受益人,他逢人便讲自己的办证经历,直夸现在的税收政策好,国税干部的心里装着农民工兄弟……
——简政放权,为农民工创业提速。简政放权后,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该局及时将各类税收优惠办理前移至办税窗口,并在全市7个办税服务厅设立“农民工办税绿色通道”,全面推行“免填单”“预填单”“一次报送”等简政放权手段,使农民工兄弟时时处处体验到快捷办税服务。会宁县福康养殖有限公司的会计老王对此感受颇深。他说,以前申请减免税事前备案登记时,光填写的资料就有四五种之多,简政放权后,办税时间大幅缩短,实实在在方便了纳税人。
——定向服务,为农民工创业加油。随着“互联网+”概念的落地与普及,互联网带动农民工加速创业的步伐逐渐加快。白银市国税局主动对接农民工电商需求,定向精准送服务,引导农民工在电商领域做大做强。通过微信平台将相关税收政策与农民工进行互动交流,为其答疑解惑。目前,靖远县已入选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西北大磨房、北方菜业等由农民近工创办的企业入驻“淘宝白银分馆”,农民工利用网络拓展经营的已近2成,网络零售额增长26%。据统计,全市电子商务公司中由农民工创办的6户。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1户,互联网和相关服务1户,零售业4户。
落实政策,优化农民工就业创业环境
针对农民工群体了解税收政策渠道较窄、盲点较多这一实际难题,白银市国税局积极调整税收政策宣传“频率”,使税收政策宣传与农民工群体需求之间做到“同频共振”, 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以确保这个群体在全市的各个角落都能受益。
——扩大政策宣传,鼓励农民工就业创业。近年来,在税收宣传月和“12·4”宪法宣传日活动中,白银市、县(区)两级国税部门在人口密集区域建立宣传场地,设置专门版块,重点宣传与农民工、社会低收入群体有关的税收政策。同时,不断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力度,通过本地电视台、报纸、网络广泛宣传。此外,还在全市各乡镇设立广告牌、宣传栏等,大力宣传涉农、惠农及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畅通绿色通道,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白银市从事蔬菜销售的个体户中6成以上为进城务工人员,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出台后,该局立即行动,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前往本地各大集贸市场、蔬菜超市以及社区蔬菜便利店开展宣传。近年来,先后组织税务人员走访了辖区内956户蔬菜及肉禽蛋销售个体工商户,向他们推送政策、服务上门。2014年全市全年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1031.09万元。2015年截至6月底,全市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2214.58万元。
——助力小微发展,方便农民工就业创业。小微企业发展成为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重要平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后,白银市国税局充分利用12366短信平台、税企QQ群、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向广大纳税人进行宣传并设立“农民工办税通道”。2014年,白银市国税局为20962户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共计4821.26 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187.7万元。截至2015年7月底,共为23862户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 2966.32万元。在这些小微企业中,农民工所创办的企业占46%以上。兰州西城药业有限公司会宁分公司地处会宁县郭城驿镇,获得小微企业政策优惠后,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吸纳了更多的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多点着力,为农民工分忧解难
针对农民工群体在就业创业中遇到融资难等各种难题,白银市国税局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善于向金融机构借力,同时,想方设法扶持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并创造条件解决农村残疾人的就业难题,多管齐下、多点着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税易贷”解农民工创业资金忧。该局将“税易贷”作为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促进依法诚信纳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及时将纳税信用级别较高、纳税信誉较好的农民工所创办的企业推荐给签约银行,协助签约银行对其进行资金扶持。截至2015年7月31日,全市诚信纳税企业通过“税易贷”已累计享受小额担保贷款71402万元。其中,近6成为农民工就业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税易贷”悄然成为白银市扶持农民工就业创业、促进依法诚信纳税、实现税银企多方共赢的重要举措。
——“一对一”助专业合作社大发展。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服务农民创业致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该局立足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实际,不遗余力、持续引导,帮助20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章建制。先后在纳税人学堂专门举办了6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纳税辅导培训班,参训人员达500多人次。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农户进行纳税辅导,开展全程式涉税服务,重点讲解税收优惠政策和发票管理的有关内容,让农民工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一对一地辅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账务账簿,帮助规范财务核算,熟练掌握涉税业务技能,规避涉税风险。
——“保姆式”帮农村残疾人不掉队。在日常税收政策辅导活动中,白银市各级国税部门积极向企业宣讲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安置残疾农民工。近年来,共帮助86人次残疾农民工成功就业。针对残疾农民工办税不便的现状,对其新办加工、修理修配等门店的涉税事项实行全程代办等上门服务,确保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残疾人群体不掉队。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白银市国税局在推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国税部门干部的工作成效体现在那一位位成功走上工作岗位的农民工的笑脸上,体现在那一个个顺利办结创业证件的农民工的笑容里,体现在那一句句出自农民工口中的真情话语间……
新闻推荐
本报靖远讯日前,靖远县五合乡白塔慈济移民新村的广场上热闹非常,300户贫困群众通过抽签领到了各自的新房,圆了“住房梦”。据了解,移民新村建设工程是由台湾慈济基金会和靖远县人民政府合建的新农村,...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