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黄河岸边桑梓情——靖远县平堡乡平堡村村民吴贵铭兴教助学事迹追忆

来源:白银日报 2015-12-02 19:50   https://www.yybnet.net/

“一个民族的振兴,重在教育,尤其是童年教育……”这是日前与以前的几个老同事聚在一起闲聊,说起平堡中心小学的现状,说起了曾为改变中心小学一穷二白面貌而无私奉献的本地农民企业家——吴贵铭先生而提起的话由。

吴贵铭先生于1940年10月出生在靖远县平堡乡平堡村一贫寒农家。1970年开始从事建筑行业,他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干活,常常风餐露宿,备受艰辛,并想尽一切办法,及时排除建筑工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及阻力。

1985年春,平堡村工商联营公司成立,他荣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他为发展乡镇企业、壮大乡村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

致富不忘家乡,在靖远县平堡中心小学召开的第一次校董委员会上,他高票当选为董事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振兴家乡教育事业的重任。

会后第二天,吴贵铭来到平堡中心小学,察看学校每一个角落、每一座教室、每一间办公室,看到的景象让他心中倍感难受:有的班在古庙上课,有的班在舞台旁边的化妆室上课。他皱起眉头,神情严肃地说:“实在太破旧了……”

平堡中心小学坐落在黄河岸边,堡子山下,前身是清嘉庆十四年的“平滩堡义塾”。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靖远县平堡小学”“白银市平堡小学”“靖远县平堡学校”,1973年3月学校复名“靖远县平堡小学”。学校虽经屡屡拆建翻修,但缺少统一规划,东一座西一座,散落分布。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拆来庙里的木料、砖头,破破烂烂。有些学生还在寺庙改修的“教室”里上课。不少所谓的“教室”,墙皮脱落,光线昏暗,破门烂窗,窗户用废报纸糊着,还打着“米”字条。夏天漏雨,冬天钻风,地面坑坑洼洼,桌凳破烂不堪,全校没有一间装有玻璃窗的教室。校园三面没有围墙,更没有花园,只有几棵古槐树和即将枯死的两棵沙枣树,且没有像样的操场,甚至没有像样的厕所。

“治穷先治愚”,对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他理解最深。“我就尝够了没有多读书和没文化的苦头,我愿为教育尽微薄之力。”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下定决心要为家乡建一座美观敞亮的教学楼,以改善办学条件,让家乡的孩子在教育上不再继续受苦。

“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平堡村委会召开的有村负责人、平堡中心小学负责人、校董委员会全体成员、农民企业家、社会贤达和知名人士参加的会议上,他把察看到的情况如实汇报给与会者,并把自己建教学大楼的想法提了出来,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献计献策,决定积极发动群众捐资助学。他个人当场捐资2000元。

当天会议结束后,他专程请来平堡村退休在家的地质测绘工程师冉师傅,为平堡中心小学测绘平面图。当冉师傅绘制出1:500的一张平堡中心小学平面图,并在图中标出要保护的元朝时期的古建筑——蜂窝亭,清朝时期的城隍寝宫、节孝牌坊改作的校门,还有仿古建筑舞台等时,他如获至宝,遂邀请平堡的能工巧匠们出谋划策:哪个地方建教学楼,哪个地方建教师宿舍,哪个地方建办公区,哪个地方建学生运动场,哪些地方建花园,甚至还要建假山、喷泉……要让学校春有花、夏有绿、冬有青,把学校建成花园式学校,成为家乡最美的地方,争取一次性规划,永久性建筑。

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施工,1986年10月,一座造价24.5万元的两层美观大方的名为“育英楼”的教学大楼矗立在学校的正南方。天蓝色的护栏,橘黄色的门窗,配上苹果绿的外墙,显得格外漂亮。从此,平堡中心小学的学生,告别了过去的艰难岁月,开始在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教室里上课学习,真是:“一楼书声琅琅,满园花朵艳艳。”

继而,他在学校东边又建成16间教师办公室(宿舍),改善教师办公住宿条件。与此同时,修筑红砖围墙400多米,修建花园4座、厕所2座。他还为教师发奖金、给民办教师涨工资,为学校拉取暖煤。

1995年,平堡中心小学的在校学生数达到1273人,办学条件亟须改善。他又倡导带动家乡仁人志士们再次掀起捐资兴学热潮。

1996年10月20日,又一座教学楼“兴文楼”拔地而起,坐落在学校的正北边,形成南北两楼对峙,古建筑寝宫、蜂窝亭、大戏台东西照应,古今相融的新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室不足的问题,优化了教学环境。同时添置了教师办公桌椅、学生课桌凳,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2010年3月24日,吴贵铭先生不幸病逝。斯人已去,但他的事迹至今在家乡传颂。

吴贵铭先生带头捐资助学,开启了甘肃省群众自发捐资兴学的先河。1986年,他的先进事迹通过甘肃电视台、甘肃广播电台、《甘肃日报》“堡子山下添大厦,致富农民建学堂”为题专题报道后,一时间轰动陇原大地。他的名字传遍了黄河两岸。各地群众纷纷响应学习,一场群众性的捐资助学热潮在全省兴起。

1987年、1989年,时任甘肃省副省长刘恕先后两次带领省、市、县领导莅临平堡中心小学视察,称“平堡中心小学的建筑是全省乡村学校中最美丽的。”

30年来,在吴贵铭先生重教兴学精神的感召下,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平堡中心小学先后获“白银市实施JIP项目实验学校”、市级“标准化学校”和“五星级学校”“德育先进集体”“白银市先进学校”“靖远县教育质量管理年先进学校”“依法治教先进集体”“优秀示范家长学校”“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平堡中心小学,环境优美,书声琅琅,歌声嘹亮,小朋友们在这里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饮水思源,平堡中心小学的师生们,感恩吴贵铭先生为学校做出的巨大贡献,努力使学校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乌兰镇“三强化”抓好“两个责任”落实

本报讯(记者罗玉清)今年以来,靖远县乌兰镇严格按照县委和县纪委统一部署,以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突出抓好“两个责任”落实,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该...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黄河岸边桑梓情——靖远县平堡乡平堡村村民吴贵铭兴教助学事迹追忆)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