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盼望了好久的水泥路修通了,吃水难题也解决了,这都得感谢市发改委干部职工的真帮实扶啊!”近日,在靖远县高湾乡白崖村,村民张生彪说道。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发挥自身优势,在切实加快联系点扶贫攻坚进程的同时,采取强化项目支撑、加强组织领导等措施,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工作,收到了实实在在的帮扶效果。
***要见实效,就要瞄准目标和靶心。市发改委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立足村情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抓住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创新,主动为联系点群众排忧解难脱贫致富搭建平台。
为了全面掌握联系点的贫困状况,市发改委认真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14个调研组在21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累计调查走访1121户,调查覆盖率达到52%。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摸清了各联系村、户的基本情况及致贫原因。
底数清、情况明,怎样“量身定做”脱贫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市发改委根据联系村、户的基础条件、发展水平、致贫原因、脱贫状况,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共制定贫困村发展规划3个、困难户帮扶计划43个,确保如期实现靖远县高湾乡“白崖村2015年脱贫,贾崖村2016年脱贫,文崖村2018年脱贫”的目标。
选优派强驻村工作队,是落实***精准脱贫各项措施的务实举措。市发改委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干部分期分批进村入户,并按要求,选派2名科级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做到始终有干部下村、始终保持单位和联系村及帮扶户的联系畅通,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干”。
帮扶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尽早摆脱贫困,家家户户都过上富裕文明的好日子。目标已定、全力帮扶,市发改委抓重点、突难点,决战贫困,在打赢联系点全面小康决定性扶贫开发攻坚仗的道路上奋力起航。
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制约联系点发展、群众受益面广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突出一个“准”字、务求一个“实”字、做到一个“细”字,促使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行动深度融合,确保双联行动精准有效。
在深化改革中促进***。安排干部分批分步进村入户,与老百姓“掏心窝”“拉家常”,结合土地流转、不动产登记、水权改革等工作,探索积累有利于扶贫攻坚的改革模式和成功经验。
在强化监督中保障***。充分发挥双联行动的桥梁纽带作用,动员群众监督农村安全饮水、乡村道路等涉农项目建设,坚持市、县(区)发改系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特别是扶贫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同时,在兴办实事中实现***。根据高湾乡干旱塬区实际情况,市发改委去年重点帮办五件为民实事,帮助联系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
——“修路”,争取资金500万元建设李井至白崖道路硬化工程7公里,解决群众出行难及农产品滞销难题,完成3年内实现乡村道路通畅的目标任务,切实解决制约发展的道路瓶颈问题。
——“筹钱”,完善信用体系,拓展融资渠道,协调发放惠农贷款2600万元以上,解决困难群众与“惠农贷款”之间“最后一公里”难题,激发农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立业”,围绕高湾乡“瓜类种植”与“舍饲养殖”两大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在白崖村试点中药材种植,在贾崖、笠山等村推广西葫芦种植;挖掘屈吴山旅游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兴水”,下达资金,解决1.6万农村人口和1328名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帮扶村人畜饮水项目全覆盖。
——“建镇”,着眼“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提高要素聚集能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积极推进高湾乡早日实现“撤乡建镇”的目标。
一系列强有力的扶贫举措及五件为民实事的帮办,为高湾乡脱贫致富奔小康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发展后劲。
山高谷深,山多地少,贫困面大,贫困发生率高,是贫困地区的真实写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地区人口摆脱贫困的最有效举措之一。市发改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易地搬迁工作,精准施策,有效推动全市扶贫攻坚进程。
统筹各方面资金,确保县区搬迁安置区水、电、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纳入各行业部门的专项规划,逐步形成各县区按规划统筹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的投资管理新格局。2015年实施***易地搬迁项目465户2194人。截至目前,9个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已建成农村标准化住宅425套,修建道路5公里,完成搬迁372户1711人。
做好全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导各县区逐乡逐村逐户进行“过筛式”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进一步摸清摸实摸准***易地搬迁户数规模,通过就近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托小城镇、工业园区、乡村旅游区以及插花、投亲靠友等多样的安置方式精准到户,并据此重新编制各县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和2016年实施计划,切实提高搬迁对象的真实性和精准度。
易地搬迁使贫困区域的困难群众改变了生产生活环境,发展经济门路大大拓宽,为推进全面实现小康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在白银市,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过去简单的照明生活用电标准已经不能满足贫困村发展致富的需要。为了让贫困村老百姓尽快用上优质的动力电、舒心的脱贫电,市发改委积极落实《白银市***贫困村动力电覆盖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加快贫困村三相动力电设施建设,解决全市农村三相动力电全覆盖问题。
——健全组织体系。会同白银供电公司形成专人负责机制,全面负责***动力电建设项目管理、物资供应协调、工程进度管控、安全措施落实、工程竣工验收、工程审计、项目督查等工作。通过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为2015年***贫困村动力电建设工程如期竣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推行销号式作业。根据调查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对需要改造的贫困村进行排序,分批次列入改造计划,并建立贫困村动力电详细台账,将未实现动力电覆盖的村社作为“问题库”,销号作业。
——加强沟通协调。会同白银供电公司每月召开农网工程建设协调会,及时掌握贫困村动力电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协调解决工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促进动力电建设工作。
在市发改委的强力推进下,截至目前,共完成118个贫困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覆盖工程,完成投资8026万元,占年度投资的95%。去年12月底,全部完成2015年度建设任务。2016年,计划投资1655万元,解决剩余65个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覆盖问题。到2016年底,实现白银市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覆盖率100%的目标。
新闻推荐
喜看新村新气象——平川区宝积镇冯园村脱贫奔小康侧记赵宗幸张世斌
元旦刚过,宝积镇冯园村46岁的村民杨艳琴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她看着还挂在村民文化广场房檐和周围栅栏边上庆祝广场落成的宣传横幅,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杨艳琴跳广场舞已经两年多了,以前村里...
靖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