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子发 通讯员 马振敦
“十二五”时期,是靖远县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的大好时期,也是靖远县综合实力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围绕“三翻番三加快三提升”目标,靖远县努力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壮产业、上项目、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经济发展谋质量,求效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整个靖远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全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3.5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57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4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6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5.62倍,年均增长4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年均增长14.68%。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8倍和3.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01元,年均增长1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78元,年均增长15%。
重点建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十二五”以来,靖远县深入推进“3341”项目工程,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扎实做好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群众企盼多年、事关长远发展的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交通建设完成投资4.98亿元,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43.6公里。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0.37亿元,双永供水、兴电灌区齐家大岘隧洞改扩建、刘川节水高效农业管网供水等水利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开发整理土地7.67万亩,新修梯田13.15万亩、河道堤防28.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平方公里。扶贫开发完成投资2.27亿元,“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融合推进,建成农村通畅工程671公里,解决了20.2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处、整村推进项目51个。红色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村生态游等全面开展,成功举办了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白银市首届法泉寺民俗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6%、31%。
如今,靖远县174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硬化路,农田水渠得到衬砌。总投资4.2亿元的双永供水工程全面建成投入运营,彻底解决了十年九旱的双龙、永新、兴隆三乡21个村125个社3.5万人和3.4万头(只)大小牲畜饮水问题,并发展高效农田5.8万亩。
借助试点,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
靖远县以“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为契机,按照“改旧城、建新城、拓城镇”的发展思路,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立足县情实际,抢抓政策机遇,以完善规划为龙头,以改善基础条件为重点,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支撑,切实加大城镇建设与开发力度,城乡面貌取得显著变化。
按照“山水园林城市”“兰白后花园”定位,利用靖远有山有水,有历史有文化,建设宜居宜游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以规划为龙头,县城为中心,重点乡镇为支撑,着力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十二五”以来,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和整洁村79个,创建生态乡镇14个,城镇化水平提高 6.48个百分点,达到32%,城镇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东湾镇大坝片区新农村规划、北滩集镇中心区建设规划及50个村庄、2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小城镇建设,刘川、北滩撤乡改镇,五合、大芦、糜滩、高湾、平堡、东升、三滩、双龙等8个乡撤乡建镇工作正在进行。加强城市道路、垃圾处理、供水、供热、供气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增产增收,现代农业迅猛发展
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靖远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十二五”以来,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 58.2万亩,年均粮食产量稳定在19.5万吨。蔬菜、畜禽、林果等特色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分别达到50.2万亩、791.05万头(只)、37.1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A级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分别达到14个、25个和4个,实现了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变。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和1540家。农机化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60多项,靖远农业科技园区升级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工业强县,三大园区产业聚集
“十二五”期间,靖远县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投资总和的1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17家,比2010年增加10家。新增陶瓷产能617万平方米,光伏、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00兆瓦和200兆瓦。
“十二五”以来,靖远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开发为关键,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园区发展与产业培育两结合,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两扶持,进一步强壮工业经济发展的“筋骨”,形成了以农产品深加工、化工、陶瓷建材、新能源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
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了刘川工业园、银三角中小工业园和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三个园区,累计入驻企业41家,实现产值24.26亿元,园区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县域工业步入了园区化、集聚化发展新阶段。
成果共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靖远县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五年来,县财政累计向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社会事业投入资金57亿元。教育事业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排除危房12.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8.16万平方米,县属学校学生告别了破漏危房。靖远七中、八中、县特殊教育学校、新城幼儿园建成招生,新改建乡镇中心幼儿园及行政村幼儿园67所,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64亿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99%,县人民医院住院部综合楼、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改扩建乡镇卫生院5所,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50个。实现了群众“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标。
建成乡村舞台96个、体育惠民工程4个、“一村一场”工程75个。
发放创业小额贷款8.3亿元,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输转劳务4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62.88亿元。
解决了山区群众吃水难问题,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五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24万人次。
五年来,靖远县在改革中疾步前行,在转型中跨越发展,先后获得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优秀县、全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先进单位、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还有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县、全省梯田建设先进县、全省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殊荣,昭示着靖远雄踞陇原、载誉西北的农业大县、产业强县的显赫地位。
新闻推荐
旺铺转让新武都路临街二楼180平米,餐饮免。1391987791718893127228旺铺转让南昌路50平米,精装修、上下水、卫生间、暖气齐全,门口可停车,餐饮免,价格面议。13993181785旺铺转让...
靖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靖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