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电信焕发新活力信息力量助圆幸福梦
——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十二五”发展巡礼
省委书记王三运在中国电信甘肃公司调研。
兰洽会期间,客户体验甘肃万维公司开发的健康新产品。
中国电信电脑保姆产品全天候保障用户安全。
岷漳地震发生后,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率先恢复灾区通信。
市民通过翼支付刷卡乘坐公交车。
“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理念,致力于服务、网络、信息化建设,在全面提升企业运营能力的同时,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最优质的网络和最优质的服务,以信息力量有效推动了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进程。
五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坚持“拓规模、带队伍、转机制、强渠道、抓服务、夯基础、增收入、提价值”24字工作方针不动摇,以机制创新推动规模发展,以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业务收入市场份额提升了3个百分点;移动用户增长了两倍多;宽带用户超过200万户;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宽带、固话保持同业第一;投申诉率持续下降,10000号话务量同比下降32%,工信部申诉率同比下降35%。
每一项数据,都是电信这个百年企业持续发展的印记;每一项数据,都折射出甘肃公司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服务:以“用户满意”为追求铸就质量魂
从广义上讲,服务不仅仅是窗口服务,更重要的是一种面向市场、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综合能力。用户满意度降低、申诉率增高直接影响着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在用户心中的感知。如何提升“用户满意”,一直是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孜孜追求的服务目标。
五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始终坚持以用户满意度为主线,抓末梢、抓支撑、抓流程,解决服务工作中突出的问题。但服务品牌的树立光靠这些是不够的。为了使电信业务真正走进用户的心中,甘肃公司一方面积极开展服务提升攻坚行动、整治虚假回单行动、“神秘客户”暗访、客户贯穿体验、网络实地测试、客户电话回访、电话拨测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提升用户综合感知。另一方面,打破“属地化运营模式”,压缩层级,以集约化打造高效服务运营体系,全面实现了“异常工单集中管控、装移机集中派单管控、投诉障碍集中处理、投诉接待集中处理”四集中,形成了横跨前后端、纵向一体化、全程全网的服务管控体系,督促、检查、指导、考核和落实的运营链条,提高了省公司的派单准确率,减少了市州层面投诉处理环节,加快了投诉处理速度,有效提升了客户问题的解决效率。
如何用好“投诉”这个信息资源,也是提升服务工作和质量管控的关键环节。为切实降低申诉率,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双管齐下,建立了TOP4重点指标强化考核机制和服务问题督办机制,围绕全网投诉高发区域,确定增值业务、费用争议、渠道服务、网络质量四项短板进行重点管控考核。与此同时,加大对投诉工单的管控力度,实现业务类别、服务模式、工资导向、人员结构、学习模式的全面转型,强化对热点问题和应用的分析,切实遏制投诉量。一切以“用户感知”为核心,一切以“用户满意”为追求。先进的理念,有效的措施,坚强的保障,进一步提升了甘肃公司的服务能力。
在做精做细服务工作的同时,中国电信甘肃公司还追求“智”的完美。近年来,甘肃公司积极推动服务工作智能化,建立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客户服务体系,聚焦重点业务服务能力提升,实现了移动业务流量查询、提醒服务、客户异地服务等规定服务提醒动作。同时,通过编发服务卡及宽带自助服务手册到服务窗口、宽带在线服务工程师嵌入10000号等服务前置措施,使宽带预处理率大大提高。为了彻底转变服务模式由被动处理向投诉预处理前置转型,甘肃公司还进一步整合服务支撑系统功能,加强投诉预处理工作,实现了预处理工作从过去单一增值业务预处理向费用争议、网络质量等类型转型。
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将理念真正从意识形态外化到行动中的过程。用户满意的追求,是一个将措施行动转化为终极目标的过程。
服务,是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电信甘肃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面对用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将进一步以问题为导向,以用户满意为追求,狠抓服务管控,从靠硬件抓服务向依靠软件改善服务转型,由抓满意度向提美誉度发展,着力打造全过程、全方位、前后端一体化的互联网服务链条。
网络:用宽带提速建设“信息高速路”
如今,“新宽带”“新电视”在陇原人民的认识中,不再是陌生的词汇。这些摸不着、看不见的网络给他们带去了很多新体验。就像白银靖远县三滩乡的村民金小勇所说:“今年我们赶了个时髦,看着电信的高清电视过着年,而且坐在自家的炕上,还能抢红包呢!”
“时髦体验”离不开网络这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从拨号上网的“K”级带宽、到ADSL上网、到提供20M级带宽、再到100M的光网接入,从4M到8M再到20M、100M,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简单翻倍,而是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信息高速路”的量变和质变。五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连续实施“宽带大提速”活动,把百兆宽带送进千家万户,并先后启动4G建设和3G、4G混合组网工程,目前4G网络已覆盖到全省重点乡镇。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在为用户打造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服务通道的同时,已经把甘肃省的宽带互联网服务引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电信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计划后,甘肃公司便积极贯彻国家“宽带中国”战略,按照集团的整体部署,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克服重重困难,大规模推进光网改造,在全省各地积极推动“光纤到小区”“光纤到楼”“光纤到户”,持续扩大城镇地区光纤覆盖范围,并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建设宽带网络,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一方面聚焦重点问题,进一步扩大网络差异化覆盖优势,实施无线网优省市一体化联合作业,持续开展接入网络整治,推广装维标准化班组建设,在全面夯实网络基础的同时,有效改善了宽带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以4G网络为重点,快速推进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网资源,进一步优化3G网络覆盖,着力提升4G网络覆盖水平,有效提升了网络资源精确配置水平。目前,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已解决了全省99%的行政村通电话,全省农村乡镇光缆通达率达到100%,全省电信光纤宽带互联网100%覆盖县以上城市,99.8%覆盖乡镇,80%覆盖行政村,建成全省唯一覆盖到乡镇的光纤宽带网络。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电信甘肃公司投入运营100G网络,传输带宽显著提高,新增出省电路带宽6.5T,省际出口带宽再扩容800G,全省县级以上城市逐步实现光纤化,光纤百兆入户、千兆到楼、T级出口,行政村逐步实现了通光纤、通宽带、通视频。宽带与网络,让陇原人民在“信息高速路上”真真切切享受到了“无极限”的生活。
网络是通信企业的立身之本。面对未来互联网世界里的严峻挑战和激烈竞争,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将积极与全省各市县政府部门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光网改造进村到户,全力建设覆盖全省城乡的光纤与4G精品网络。同时大力发展电信电视、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应用,给陇原老百姓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好更优质的网络!
信息化:以“互联网+”对接“智慧生活”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信息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这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更是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矢志不渝的追求。
近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依托完备的通信基础设施,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强大的网络运行维护能力和丰富的网络管理经验为支撑,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服务社会大众和行业发展,在政务、教育、金融、交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智慧甘肃”建设中,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信息惠民”战略,结合政府关注重点,相继与全省各市州政府签订“智慧城市”协议,明确发展目标,全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在加强体系化平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细分行业,针对不同行业的使用特点,深入分析行业应用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产品研发,设计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及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内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现有的行业应用产品体系已为3万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综合信息服务,服务用户数超过20万户。同时,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围绕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建设规划,以教育云资源为核心,在“智慧教育”方面辛勤培育,已建成覆盖全省8000多所城乡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完成5000多所中小学的接入;积极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人口健康信息化政策,建设多个医疗行业业务系统,完成了“智慧医院”平台建设,助力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提升管理、服务、决策能力……
在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中国电信甘肃公司还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以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全力支撑***大数据平台的建设。2015年6月,甘肃省围绕“***、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1+17”的***系统性工作方案。但如何做到精准?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积极探索与尝试,按照功能将平台分为扶贫对象、扶贫措施、扶贫成效、数据分析、绩效考核五个模块,模块间相互依存又互相独立。以扶贫对象模块为例,在贫困户管理栏,任意选择一位贫困户,就可以看到该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在此基础上,平台还打通了与扶贫开发工作相关的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可以通过与民政、银行、教育、住建等行业部门数据对接,建立智能分析模型,准确评估“1+17”扶贫措施叠加效应,使得扶贫对象、措施到户、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脱贫成效更精准。
目前,大数据平台已与省卫计委新农合报销平台无缝对接,***平台中的417万贫困户在医院就医时,刷新农合的报销卡就会自动享受特殊优惠政策,不但简化了报销流程,而且使数据实时同步,方便了资金监管。基础数据的“精准”是平台所有功能的基础,为此,平台还增加用户审计功能,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统一识别标志,统一数据口径,实现扶贫对象全方位对比,为基层实现扶贫对象实名制动态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此外,中国电信甘肃公司还在产业互联网大发展的风口上,积极转型,打造重点行业的领先应用,“公交e通”“翼机通”“民情通热线”“全球眼”“车载视频监控”“定位调度”“数字城管”“平安社区”“家校互动”“天翼对讲”“电子商务”“爱城市”“翼支付”等信息化应用产品,真正将“智慧生活”从抽象意义的概念,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全省广大企业和市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之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起、感觉好的各项业务和服务。
企业运营:改革转型锻造“内生力”
在加大服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五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紧紧围绕“一个中国电信”,积极构建“一个甘肃公司”,大力推行集约化运营,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水平。
合理的架构才能推动一个企业健康发展。一直以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积极调整运营架构,推进经营、服务、网络建设、IT、管控一体化发展,坚持集约化运营。为进一步贴近基层,激发内生动力,甘肃公司将省公司架构由管理型转向“管理+操作型”,以“管、干”结合的方式,充分将省公司前、后端各操作单位(中心)的纵向一体化作用发挥了出来。
只有上下协同,才能有效提升一个企业的整体执行力。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在对省公司层面“动刀”的同时,积极探索市州分公司的发展模式,围绕政企渠道、农村支局、城市网格、服务管控、渠道管理、创新业务、网络维护、无线网优化、干线维护等前后端各领域,深入研究,摸索着市县一体化运营的转型方法。经过不懈努力,市州分公司在集约化运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面实现了组织扁平化、工作标准化、运营流程化、考核统一化、支撑共享化、资源集约化,有效增强了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组织的灵活性。此外,甘肃公司还坚持“份额预算配资源,发展业绩挣资源,发展速度抢资源”,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资源穿透,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激发企业的健康动力。
优化结构的同时,中国电信甘肃公司还积极寻找抓手,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提升用户感知。在网络运行支撑方面,甘肃公司以网络安全运行、光网维护管理、移动网络提质、服务支撑能力提升、网络资源管理和维护手段建设为抓手,积极组织网络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建立省级SOC维护体系,落实各环节安全管控责任,抓实骨干网、核心网和干线光缆安全防护,保证网络稳定高效运行。在宽带建设方面,深入开展城乡接入网络整治和宽带提质提速专项活动,巩固宽带网络质量领先地位,强化光网建设运营规范管理;加强移动网络基础维护和深度优化,以“三高、两域、一界”为核心,开展网络质量业内对标分析,提升移动网络整体质量,打造一流精品网络;强化宽带装维服务和移动业务类故障处理管控,深化嵌入式支撑,推进政企客户差异化服务,提升公众客户服务水平,提升行业应用支撑能力。在财务管理方面,强化资源配置管理、预算动态管控、业绩考核、财务集中核算、现金及预收账款管理流管理、欠费管理、存货与终端管理等财务管理水平,夯实基础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有效提升了企业内控管理水平……
一个企业要持续健康运营,离不开成功的转型与改革。面对各种挑战从未退缩,坚持从自身调整开始,夯实网络基础,提升服务能力,坚持诚信经营,确保为每位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网络,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一直都走在改革潮流的最前端。这,是一个企业运营的使命,更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力量。
如今,在辽阔的陇原大地上,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的宽带网络、信息化应用及各项服务已渗透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成为千万群众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助手。随着“十三五”的到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将继续坚持以“稳增长、调结构、强质量”为主线,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网络基础能力、网络运行能力、信息化建设与运营能力、数据运营能力,回报社会、服务客户,努力把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融为一体,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华电靖远五合风电项目正式建成投入运营华电靖远五合风电项目正式建成投入运营。近年来,靖远县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规划风力、光伏光热、水力发电总装机容量356万千瓦,目前已建成风力发电装机容量20...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