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远这方热土上,有一位农民朋友非常热爱的林业技术推广人员——何永恒。他怀着对林业工作的无限热爱,默默地奋战在田间地头,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和辛勤汗水播洒在了广袤的桑田沃野间,洒在了人民群众的心田,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致富路上带头人
1999年,何永恒从宁夏引进枸杞在家乡靖远县兴电灌区试验种植,从此与枸杞产业结下不解之缘。
十年来,何永恒潜心枸杞栽培技术、修剪技术、防虫防病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多次在宁夏、内蒙古等地拜师学习,引进“宁杞1号”“宁杞7号“宁杞3号”“蒙杞1号”等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枸杞种植“土专家”。同时,何永恒也通过种植枸杞实现了发家致富。
2008年,随着枸杞产业在靖远县的迅猛发展,枸杞种植技术人才奇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何永恒毅然放弃在家乡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丰厚的收入,受聘成为靖远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月薪仅1200元的技术员。
从此,不管严寒酷暑,哪里有需要,何永恒就出现在哪里,上讲台、下田间、入农户,他手把手教,不厌其烦讲,开启了他林业技术培训推广的征程,农家小院的枸杞晾晒棚前、枸杞园中都流下了他挥汗的身影。
至今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0多场次,培训果农19500余人次,使栽植农户基本掌握了枸杞种植、采摘、晾晒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及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
由于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靖远县枸杞产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张,主要种植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来自枸杞收入,成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发展护航人
作为技术人员,做好枸杞技术推广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在大枣、苹果等领域,何永恒同样是农户眼里的技术能人。
靖远小口大枣是全国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枣树品种,但果园老化,品质下降,效益不高,病虫害频发,严重影响着这一特色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和种植农户的积极性。因此,依托项目,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008至2009年,何永恒争取并参加完成《靖远县小口大枣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项目。该项目2009年12月通过省科学技术厅验收鉴定,项目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自实施以来,在石门乡、双龙乡分别建立了小口大枣丰产栽培示范园2处,面积分别为150亩和120亩。推广建园2处,面积分别为500亩和600亩。
项目通过对小口大枣塑料小拱棚嫩枝扦插育苗试验,总结出了一些小口大枣在扦插育苗方面的科学数据和技术经验,为其他经济林树种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达到丰产丰收目的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和借鉴作用。
2014年,何永恒又承担了靖远县枣树提质增效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他在石门乡一住就是一个半月。十多天来,他每天与当地的种植农户打成一片,与这里的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争取早日完成项目实施,何永恒每天早出晚归,争分夺秒抢时间、赶进度,有时为了不耽误时间,一个大饼、一瓶水就是他的一次简单的用餐。
看到何永恒冻红的脸庞、干裂的嘴唇,许多农民心疼他的身体,不约而同地从家里给他送来了饭菜。
除执行省、市及自列项目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外,何永恒还引进梨新品种晚秋黄梨、黄冠梨、新高梨等;李新品种超巨王李,风味玫瑰、蜜糖李、黑宝石、秋香李等;葡萄新品种红提、京秀、奥古斯特、金星无核等;核桃新品种香玲、辽核、温185、扎343等。这些新品种的引进及栽培成功,为丰富靖远县果品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2015年的夏季时节,为了扩大靖远县枸杞产业的影响力,靖远县举办了隆重的枸杞采摘节。面对首次举办这样别具一格的采摘活动,对于靖远县各部门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领到这项任务的何永恒从采摘活动实施方案的拟定,到最后活动的圆满完成,他十几天来没有回过一次家,办公室、枸杞采摘节活动现场就是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为了办好这次枸杞采摘节,他自己家的枸杞也成熟了,但是他没有顾得上摘一颗,全是由爱人花钱雇人采摘。时至今日,家里人还抱有怨言。
科学栽植引路人
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是靖远县从县情出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的重大举措。但林果产业的发展,必须技术先行。
为此,何永恒在林业技术推广员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林业社会化服务,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2015年,何永恒首先与站上其他人员紧密配合,在全县特色经济林果优势产区,采取课堂授课、实地指导、发放培训材料等多种方式,组织举办枸杞、大枣、苹果、文冠果等无公害栽培技术培训。其次配合工商等部门进行国家枸杞标准化栽培示范区技术培训。年底,又配合劳动人事部门组织的全县***劳动力培训,跑遍全县18个乡镇。共举办培训班60多场次,重点推广枸杞、大枣等标准化建园技术和林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全年共培训农民6000余人,发放培训材料6000余份。
在进行理论讲座的同时,何永恒在石门乡小口村、双龙乡北城村进行了枣树整形修剪、施肥技术、地膜覆盖等现场指导;在永新乡松柏村、二队村,东升乡东兴村,靖安乡,刘川乡以及北滩镇,五合乡等乡镇指导建设枸杞标准化示范基地3200亩;在大芦乡、刘川乡、北湾镇指导建设苹果标准化示范园600亩。
何永恒为了指导农民进行经济林树种整形修剪,他迎着沙尘一直坚守在田间地头,他的手上磨出了一层层厚茧,他用破了多少双手套、穿坏了多少双鞋,也从没有人计算过。有的人不理解他,背后议论纷纷,不知道何永恒图的是什么?听到风言风语的何永恒笑了笑说道:“这是我的职责,我家富了不算富,全县农民都富了才算富……”这就是何永恒,一个普普通通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肺腑之言。
几多汗水,几多欢笑,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何永恒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能吃苦,能干事的精神;不畏困难,勇挑重担的勇气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可。而在他一直深爱着的靖远大地,林果种植规模的扩大、林果产品质量的提升,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2010年靖远小口大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靖远枸杞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全县林果产值达到13.2亿元,其中枸杞产值达到10亿元、大枣产值达到2.28亿元。
新闻推荐
打造富民强县“金果产业”——靖远县推动枸杞产业发展纪实本报记者宋秉棣
近年来,靖远县按照“建基地,强标准,打品牌”的发展思路,把枸杞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政策引导、贷款帮扶、市场拉动、科技推动等有效措施,推动全县枸杞产业快速发展,逐步迈上了产...
靖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