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萍文朱德军图
图为村里的灌渠没有一滴水。
图为村民王兴魁抓起一把麦子,称今年颗粒无收。
图为村民邓玉平和他的媳妇准备开车去拉水。
图为由于缺水,村民王兴魁种的麦子已经全部“渴死”。
图为焦全祥和村民蹲在地里,抓起一把干土,对今年收成不抱多少希望。
靖远北滩乡位于靖远县东北部,属兴电高扬程灌区。今年6月以来,持续的高温让那里的农作物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旱情。近日,靖远县北滩乡景滩村四社村民焦全祥告诉记者,今年自家地里的枸杞至少会减产一半,而他和部分村民则认为,这一切都是灌渠上水不及时造成的。对此,记者前往当地进行了调查。
村民:供水不及时导致作物大量减产
靖远枸杞于20世纪80年代在五合乡为中心的北八乡开始大面积种植。多年来,枸杞已成为了靖远部分乡镇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靖远县北湾乡景滩村四社是个移民点,其中村民焦全祥是从石门乡搬迁来的。说起今年的枸杞,这个自称当地种植枸杞第一人的他连连惋惜:“今年的枸杞可惜了,与往年相比已经减产了。”
“我们家今年种了13亩枸杞,一家人都靠这些枸杞生活。说实话,今年的枸杞长势特别好,就近段时间,天旱加上灌水不及时,枸杞叶子发蔫,枸杞也没有长大。往年这会我们都雇人采摘了,今年根本用不着雇人,自家人就能采摘。”看着一棵棵颜色已经变白的枸杞树,焦全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采访期间,记者在田埂上碰到了正在用自家三轮车拉水浇灌枸杞的村民邓玉平,他告诉记者,一车水大约有一千斤,拉到地头上再用水桶一桶桶提着去浇灌,除去浪费的水,大概只能灌30棵树。“实在太旱了,老天不下雨,灌水等不来。我家今年种了10亩枸杞,再这样等下去就全完了。没办法我只能用这种笨办法了,想着能弥补一点损失。”
在村民王兴魁的麦地里,看着成片的麦秆斜插在地里,老王的眼睛湿润了。“我今年一共种了3亩小麦,可是在抽穗需要水的时候没有水,你看看这么大的麦穗里面就是没有麦粒。”老王说,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3亩小麦从绿油油到泛黄再到变白,“往年的话,3亩小麦要收1000斤呢!今年连1斤都没有了。”
焦全祥和同村村民说,往年大家也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造成今年这样的状况,是由于供水不及时导致的。
村委会:由于天旱灌溉周期延长20天左右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景滩村村委会,村支书吴军民告诉记者,之所以会形成现在这个局面,一方面是天旱,另一方面是老百姓用水量增大。“不是说没有灌水,是老百姓的需求量增大了。平时1亩地灌水80立方米左右,现在1亩地灌水160立方米左右,灌水时间拉长,农作物的灌水点跟不上。”
吴军民说,为了公平起见,景滩村每个社的灌水都是有顺序的,有水头和水尾之分。“比如今年灌水时,从东到西把每家的地标记1、2、3、4,1是水头,4是水尾。那明年就是2、3、4、1,2是水头、1是水尾,每家按顺序轮流灌溉。”吴军民告诉记者,现在四社已经开始灌第3次水了,而像一社才开始灌第2次水。
“像往年的话,大概在4月20日左右是第一次灌水时间,5月20日左右是第二次灌水时间,6月20日左右是第三次灌水时间。今年因为天旱老百姓用水量大,第三次灌水一直到7月份才开始,这样就拉大了二水和三水之间的距离,灌溉点没有赶上。”吴军民说,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也很着急。
此外,吴军民还说,景滩村属于兴电工程灌溉,四社属于红丰水管所浇灌,在今年三次灌水中间,渠道出现了两次故障,这样一来,无形中又延长了浇灌的时间,往年20天就可以全部浇灌完,但今年就需要30天到40天才能灌完。
水管所:种植量增加灌溉设计能力跟不上
随后,记者来到了红丰水管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村民反映的问题,他们也在积极协调处理。他表示,7月4日开始,景滩村四社浇灌第3次水,但是7月6日,景大沟出槽口发生了故障,连日来所有工作人员抓紧抢修,马上就能正常供水。
该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在灌水之前,红丰水管所都会邀请各社负责人开灌前会商讨,水管所也会有一个理论放水时间安排。“像今年的话,我这里的记录是4月19日浇灌的第一次水,5月15日浇灌的第二次水,7月4日浇灌的第三次水。”该负责人说,今年因为天旱,老百姓用水量增大,比预计浇灌的时间延长了。
“我们提倡老百姓按照我们规划的灌水量灌溉,有水就灌溉。按照我们这边的计划是一亩地的浇灌量是80立方米~100立方米左右,但是水到老百姓的地里,实际浇灌量要达到160立方米~180立方米或是更多,这就使得两次灌水之间间隔了50天。让先灌溉的农作物出现了水量浪费现象,让后面排队等待浇灌的农作物一直等不到水。”靖远兴电工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对方表示,对于老百姓急于灌水的心情他是理解的,但是由于目前泵站灌溉能力有限,而村民种植量逐年增加,用水需求增大,且没有节水灌溉的理念,导致出现了用水紧张的状况。“现在我们也在积极申请改造泵站,重修设备,预计明年就会开始实施,后年就会加大灌水量,满足老百姓的用水需求。”
截至记者发稿,记者再次致电村民焦全祥询问第三次灌水是否正常,他表示,7月8日已经恢复供水了,目前所有农作物都灌了水,但是旱情已经对农作物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影响。
新闻推荐
□乔斌新闻背景——位于白银区四龙镇与靖远县北湾镇交界处的村路小沙沟,总长约两公里。就是这条仅仅两公里的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村民不堪其“烂”。不少村民向记者反映,眼下临近小麦收...
靖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