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对接市场在农产品“供给侧”上做文章
8月4日,满载着靖远旱砂西瓜、洋葱、土豆等瓜果蔬菜的首批进藏运输车装载完毕,启程运往西藏,这标志着靖远县名优蔬菜产品正式供应西藏人民的餐桌。“优质农产品进藏”工程是白银市、靖远县两级政府与省外市场达成的又一农产品产销合作意向。
近年来,在白银市“农产品出省入京”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各地甘肃商会的帮助下,靖远县通过“农产品出省入京”工程,大力拓展农产品外部市场,构筑大通道,建设大平台,实现大营销,以服务大型城市的深度合作做好农产品销售和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大文章。
靖远县注重数量发展与质量提升并进,强调美誉程度与农民收益同行,“绿色食品”举旗,“订单农业”开路,“黄河明珠”靖远的农产品,借助“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冬季蔬菜储备”等平台,大力实施农产品“出省入京”战略,积极打造成本低廉、渠道畅通的农产品营销体系,靖远羊羔肉风靡北方,反季节蔬菜行销全国,高原夏菜出省入京,优质瓜果走南闯北,瓜果蔬菜不但高调打入北京,批量冲进京津冀,还开拓了长三角等华东市场和西藏市场。
2015年,白银市向京津冀地区销售农产品14.5万吨,向无锡等地销售农产品8000多吨。今年7月,白银市与北京市丰台区签订2016-2017年度冬季储备蔬菜供应合作协议,将白银直供北京的冬储蔬菜计划由去年的1万吨提高到1.5万吨,白银成为首都最大的市场冬季蔬菜储备直供基地。这其中的大部分,就出自靖远。
目前,靖远县已与北京新发地、北京物美等全国300多家大型超市、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及北大、清华等100多所高校及超市建立了长期购销关系,年销售各类农产品近200万吨,全国30多个省市及国外市场都有“靖远优质农产品”的身影。
与此同时,靖远县着力培育电商平台,通过电商企业(网店)推动农产品和特色产品进入大中型连锁超市及其采购系统,打造新型营销体系。目前,该县已建成企业网上店铺124家,建立电商平台和网站的合作社90多家。
特色产品鼓起农民群众的“钱袋子”
日前,记者来到靖远县北滩镇芦沟村,正在瓜田里清理瓜蔓的西瓜种植大户张存海告诉记者:“今年,我新发展了100亩砂田,共种植了200亩硒砂瓜,卖了近60万元哩!”
芦沟村是靖远旱砂西瓜的主产区,有“西瓜之乡”的赞誉。2016年,为了巩固整村脱贫目标,芦沟村确定了“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种养结合”的脱贫致富路子,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种植硒砂瓜1.5万亩。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牵线搭桥,克服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硒西瓜主要销售四川、湖南、湖北、西安、内蒙、西宁等地,共销售3万多吨,总收入达3000万元,亩均产值达2000元左右。
近年来,靖远县把农业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致力做大做强优质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建立了种养加、产供销协调推进的特色富民产业体系,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强劲引擎”。
2015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7.1亿元,较2010年年均增长9.8%;农业特色产业总产值达33.71亿元,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78元,较2010年年均增长15.68%;农民人均农业特色产业收入达5077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
如今,靖远农产品还在源源不断涌入北京、天津、河北、无锡等地的各大超市,络绎不绝运送到雪域高原西藏拉萨及全国各地市场。靖远旱砂西瓜、石门大枣、靖远枸杞、靖远羊羔肉、洋葱、土豆、辣椒、茄子等农产品以优质、特色丰富着全国各地、各大城市市民餐桌的同时,也不断鼓起靖远农民的“钱袋子”。
新闻推荐
今年,白银市白银区4161名、平川区3847名、会宁县10279名、靖远县8000名、景泰县4424名学子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右图为6月7日上午高考第一场考试结束后,市...
靖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