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远县大芦乡庄口村,有这样一位党支部书记:他紧紧围绕全面建设服务型村党组织的目标,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抓党务,兴产业,建新村,惠民生,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打造了“规范化党建,现代化产业,美丽化村庄”的农村基层党建示范村。他就是段永甫。
推动规范化党建凝聚发展合力
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第一次村“两委”会议上,段永甫开门见山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为群众干些事、干成事,首先要让村班子团结起来、坚强起来。”知行合一说到做到。他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谈心交心,分析原来班子存在的问题,逐渐解开了大家的思想疙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两委”班子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协调。
在此基础上,段永甫重点组织开展了“规范化党建”活动。一是机构设置规范化。全面清理“三多”,村级组织在保留“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监委会”三块牌子的基础上,其他组织机构服务内容并入“村便民服务中心”。二是组织生活规范化。坚持至少每月召开一次村“两委”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群众大会,通报党务村务,征求意见建议,凝聚工作合力。三是民主议事规范化。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定村级重大事务。四是办公场所规范化。多方筹集资金20余万元,建起了功能齐全的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精心布置了以党的建设、惠民政策、廉政文化等为主题的文化大院。五是服务群众规范化。坚持“三常三办”(干部驻村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为民办事做到马上办、带着办、限时办),开展党员公开承诺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活动,搭建了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通过规范党组织生活,激发党员群众干事热情,全村上下呈现出一派“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新气象。庄口村党支部也因此被评为“白银市五星级党组织”。
发展现代化产业助推农民增收
发展是硬道理。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段永甫带领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效益。
几年的时间,全村先后建成“党群共建设施农业示范区”“千亩农作物高产示范区”两大党员责任示范区。建成年产量160万株规模集中育苗大棚4座,发展蔬菜大棚2400座、1500亩,全村各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200亩;发展地膜早熟洋芋4200亩;发展旱地西甜瓜2600亩;建成万头养猪场1家、千头仔猪繁育场2家,全村规模养殖户120户,羊、生猪存栏分别达到1.6万只、2万多头。全村大棚蔬菜、地膜早熟洋芋、旱地西甜瓜、生猪养殖四大支柱产业形成了规模。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200元。
建设美丽村庄优化居住环境
杂乱无章是农村建设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直接影响农村环境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对此,段永甫认为:“关键的是环境卫生整治,核心的是传统生活习俗的改变,最根本的是乡村干部的服务。”
早在2011年,庄口村就制定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近、中、长期规划,形成一队(组建村卫生清扫队)、一池(建成垃圾池42个)、一车(购置垃圾清运车)、一站(建设垃圾转运站)、一制度(健全卫生保洁制度)的环境卫生综治体系,大力开展“三清三改”生态村创建活动。村委还制定《村民环保公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卫生保洁员考核办法》等制度10余项,成立村环境保护协会,与农户签订门前卫生包干责任书,组织群众绿化美化村庄,顺利通过省市生态村的考评验收。
2014年,抢抓庄口村被确定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机遇,全村确定了“壮大产业增收入、完善基础利民生、整治环境美村容、选树新风建和谐”的创建目标,组织实施了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村容村貌整治、村庄亮化、文化阵地建设、环境绿化美化、危房改造、教育卫生10项惠民工程,庄口村实现了华丽的转身,被评为“甘肃省生态村”。
段永甫还积极争取项目,为村里建成功能齐全的文化广场;建成互助老年幸福院,着力打造农村社会养老新平台;组织实施了自来水入户、洋芋种子保鲜库、留守妇女阳光家园、“三沼”产品利用示范区、留守儿童学校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同时,每年组织广场舞比赛,“先进党员”“道德模范”“致富标兵”“光彩个人”等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引导,榜样带动,全体村民的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段永甫同志的辛勤努力,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肯定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拥护,他先后被评为“白银市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白银市劳动模范”“白银市优秀村干部”“甘肃省劳动模范”。
新闻推荐
靖远县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是靖远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园区之一,规划占地面积1000余亩,目前已入驻企业达到15家,共16个项目,立项...
靖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靖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