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月日,走进平川区共和镇常崖小学,放眼望去,碧空如洗的蓝天下鲜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沿着干净整洁平坦的校园小路走进教室,四个学生正在默默地写着作业。
该校共有四个学生,二年级三个,一年级一个,代课教师三个。占地平方米的校园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工程营造出了浓郁的校园氛围。但是,唯有生源特别少,显得这里格外冷清和潇条。
常崖小学始建于年,年来,该校人数在年左右时最多有多名学生。就是这样一所建国前开办并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由于生源的锐减,往日的辉煌不在。但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老师们还是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大山深处。
这所偏远山区的学校是一所最“小”的学校,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快速“萎缩”的缩影。自年底到年底,在废立之争的口水中,这些“空壳学校”“麻雀学校”在“风雨飘摇”中还能坚持多久?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全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麻雀学校”。据相关媒体披露,截至年5月,甘肃农村地区学生人数在人以下的微小规模学校有余所,其中“1人以下”的有所、5人以下的有所。同时,全省有所完全空置的学校。随着学生的去留,这一数据随时可能变化。
平川区黄峤乡焦口小学承担着焦口和峤山两个村的教学任务。该校利用政府的改薄项目,使学校的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该校杨校长一声长叹!无可奈何地说:“上课学生少,氛围不好,我们平时组织一些活动也搞不起来,老师也看不到希望……”但是,记者看到这里的办学条件特别优越。
去年,记者在靖远县裴堡小学看到,一个小课桌前孤零零的学生刘生涛正在默默地写着作业。裴堡小学配有两个老师,他们的吃住都在这里,只有周末才回一趟家。该校年建设,年来,学校人数最多时有多人。
一场简单的升旗仪式:两个老师、一个学生,三个人庄重地站在杂草丛生的校园,唯一的学生刘生涛和旁边的老师升起了国旗,这也许将是他们在这个校园举行的次数不多的升旗仪式。
因为在近日的一次电话采访中,该校的高国宝老师向我们介绍,刘生涛年已到乡中心小学上学了,他的弟弟也在裴堡小学上学,他明年也要转到乡中心学校上学。如果没有刘生涛的弟弟,该校也将面临着关门停课的尴尬局面。
靖远县若笠乡郭湾小学始建于年,占地平方米,学校多次被评为“靖远县文明单位”“若笠乡先进集体”等,学校人数最多时有人。近年来,由于生源紧张,出现了二年级断层的尴尬局面。
若笠乡是白银市一个山大沟深条件艰苦的乡镇,郭湾小学个学生中,有7个在学前班就读,其中有5个孩子的母亲改嫁到了条件好的地方。郭湾小学校址不在村中心,使得许多学生早上天不亮就要往学校走,由于路途遥远,致使部分学生转学就读。
走进郭湾小学会议室,各种荣誉奖状、奖牌等挂满了墙壁。学校生源虽然不足,但是作为这里的老师,他们还是坚守着“用爱启迪智慧,用心润泽心灵”的一份执着,因材施教,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该校老师告诉记者,虽然人数少,但是,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一块石头,我们也要用一颗火热的爱心将他们一个个焐热。
该校老师告诉记者,导致学生人数近年来减少因素有多种,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许多家庭到中心城镇或县城里买房,子女就随迁到集镇或县城学校就读,这也是学生人数锐减的原因之一。
若笠乡田咀教学点更让我们失落的是,年这个学校只有3个学生,一个老师。其中,一年级1个、二年级1个、三年级1个。
记者走进教室,三张桌子中间架着一个火炉子,三个学生孤单地在做着作业。而且,老师在为一年级上课时,二、三年级的两个学生做作业,二年级上课时,一、三年级的学生做作业。这样的场景让人看了心酸。
然而,今年,记者在电话采访中,田老师无奈地告诉记者:“去年还有三个学生,而今年他们三个全部转走了,只招收了一个学前班的。”
“学校学生多了还是好教一些,大家视野开阔,学生之间也有竞争,学生少,让我们当老师的在课堂上教学时也很失落。”田老师无奈地说。
当我们谈到学生人数锐减的问题时,田老师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他们把孩子带在身边就读当地学校,家长追求优质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有的家长宁愿到集镇或县城租房也要将孩子转到较为大型的学校就读。”
“虽然有人嫌农村学校条件差,但在农村,没有这些‘麻雀学校\’,没有这些坚守的乡村教师,农村娃求学之路会更加艰难。”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说。
靖远县石门乡裴堡小学去年时有两个老师,一个学生。铃声响起,这个二十多平方米的教室里开始传出授课声。一人讲一人听、一人问一人答,两位老师和唯一的一个学生就这么完成每天的课程。当了一辈子农村小学教师的高老师感叹:“孩子越少,书反倒越难教了,学生多的时候,提一个问题下面举一片小手抢着回答问题。现在提一个问题,下面冷冷清清,老师学生大眼瞪小眼。”
这个学校共有六间教室,面积平方米。偌大的校院荒草丛生。两个老师和一个学生在升国旗时,整个校园显得冷冷清清、空空荡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走进裴堡小学老师的办公室,墙壁课程表上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美术、科学、体育等课程一样不少。所有的教师,都是跨学科、跨年级任课,除了负责教学和平时的家访工作,还得负责孩子们在校期间的安全。两位老师在这里除了有一台电视机外,再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村里面也只有多岁以上的老人,没有什么可交流的。
“我们两人每天围着这一个孩子转,像对待自己的孙子一样爱护他。”石门乡老崖小学路老师告诉记者。
该校虽然只有一个学生,但是收费公示、课程表、老师政治学习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业务学习计划、作息时间表、活动安排表、石门乡教育管理中心通知、群众路线心得体会等整齐有序地挂在墙上。
靖远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说:“农村已过生育高峰期和靖远县部分偏远贫困地区搬迁也是造成生源紧张的一个因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上述原因导致生源困难的不仅仅是地处农村偏远的小学,位于条件稍好的石门中心小学也同样未能“幸免”,学生人数和过去相比也是减少的特别严重。
而平川区黄峤、共和和靖远石门、若笠这些乡镇一所所小学面临的问题,远非个案。据人民网消息,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许多农村小学面临关门局面。
最让人心痛的是靖远县的路庄小学前年彻底关门了,一个学生都没有了。破旧的教室没有了一点生机与活力。校门上“尊师爱生风尚美,勤劳苦学意志坚”的对联在萧瑟的冷风中已经黯然失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在脱落的墙上也是残缺不全。
“校园空荡荡的,心里也空荡荡的。”倍感凄凉。“我们愿继续教书育人,哪怕有一个学生也要教下去。”路老师、高老师表达了同一愿望。
记者透过校门看到,路庄小学各项设施可谓一应俱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学生啊!
从年开始停课的平川区共和镇毛河洛小学年秋季恢复开学。据老师们讲,随着农村教学条件的改善,我们相信,偏远农村学校这种生源紧张的局面会有所缓解。我们也盼望着有一天这些关门停课的学校能重新打开大门,让落寞的校园再显活力。
新闻推荐
靖远讯当前,正值冬季,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不确定因素增多,加之春运即将来临,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十分重要。靖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按照省、市交委会...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