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碱地变良田 圆了致富梦 本报记者 张萍 文/图

来源:白银晚报 2017-07-10 12:52   https://www.yybnet.net/

以前,对于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陡城村、双岔村、宝积镇大湾村等地的村民来说,土地盐碱化一直是他们的心病。曾几何时,那里的土地表面全是或白或黄的盐碱,仿佛是地表结着一层厚厚的壳,根本看不出任何生机。从今年开始,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里长满了绿色作物,郁郁葱葱,放眼望去长势喜人的庄稼让这里的村民再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

据介绍,这里的土地从3年前开始改良土壤,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这不是梦想,这是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我们通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这个梦想。”平川区科技局局长孙谦这样告诉记者。

平川区科技局局长孙谦介绍盐碱地的危害性

使用了“丰收延”调理剂的玉米地植株翠绿欲滴

使用了“丰收延”调理剂的水稻长势喜人

没有使用“丰收延”调理剂玉米个头明显低于使用了“丰收延”调理剂的玉米。

改良盐碱地有了希望

“以前到了水稻插秧的季节,我们这里因为碱地出苗率低,只能从土质好的地里把苗子育好再移栽到盐碱地里,即使这样产量依然很差,碱地里的水稻每年收成情况都不乐观,基本上是绝收的,这个情况让庄稼人发愁。”平川区陡城村原支书黄兆东告诉记者。

据悉,对于盐碱地的治理,白银市各县区村民都尝试过不同的方法,不管使用哪种方法,治理盐碱地的最终目标就是改善土壤酸碱值。“物理方法一般情况下就是修造排碱渠,化学方法的则是用酸性化学品来中和土壤中的碱性,生物方法是通过营造出一个生态循环系统来进行系统内部土壤改良以达到治碱目的。就目前白银市而言,靖远县的浙商郭华生通过盐碱地种植茭白,养殖鸭子,作物轮种等方式,形成小生态系统循环,从而改良了盐碱地;景泰县通过盐碱地水产养殖业发展,并结合抬土造田,渔农并重等方式达到了治理盐碱地的效果;而我们平川区,则使用一种叫做‘丰收延\’的土壤调理剂,以此来改良土壤。”孙谦说。

“你看看眼前的这两块稻田长势有什么不同?”在平川区水泉镇陡城村,孙谦这样问记者。在孙谦的指引下记者仔细看了看道路两边的稻田,左边地里的水稻植株翠绿欲滴,而右边地里的水稻看起来色黄暗淡,长势有好有坏。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是一块水稻盐碱地治理示范基地,左边的田地我们用了‘丰收延\’土壤调理剂改良过,右边的田地则没有经过改良。”陡城村原村支书黄兆东介绍说,今年村上有158亩地使用了“丰收延”土壤调理剂,每亩用量75公斤,今年的水稻长势很不错。

在另一处玉米盐碱地治理科技示范基地上,该村村民也对使用不同剂量的调理剂所产生的效果做了对比。记者看到,使用了土壤调理剂的玉米目前已经长到一人高,而没有使用调理剂的玉米则明显矮半截。

说到土壤调理剂的使用,孙谦是个行家。对于果树等品种,将调理剂沟施于果树滴水线边缘处,浇水与土壤混和后用土覆盖,这叫做环施法;槽施法是指将环状分成3到5个段施肥,此法较“环施法”对植物根部损伤较少,通过隔次更换施肥位置,达到施肥效果;沟施法则是指在果树、玉米、棉花、葵花等条块种植的植株间开沟,施撒沟中,覆土、浇水;穴施法就是将调理剂放入行距或株距间的坑内,或施在离作物根两三寸远的坑内,此法适用于点播或移栽作物。

在田地里使用调理剂后,达到了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要求,农作物的长势和产量都有了很大提高,这是可喜的。土壤改良的过程中终于见到了效果,这让市、县两级的农业科技部门工作人员和老百姓都非常高兴,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这是最大的欣慰。

调理剂让盐碱地焕发生机

实践出真知。对于未知事物人们总会有疑虑,土壤调理剂的使用,最初大家都是持观望态度,谁也不知道这东西究竟怎么样,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为了验证土壤调理剂的性能,市、县两级农业科技工作人员开始了大量的实验,用严谨的科学实验验证了使用土壤调理剂的可行性。

据悉,土壤调理剂的首个使用者是平川区水泉镇双岔村的东鹏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次的实验效果令人欣喜。孙谦回忆说:“当时的东鹏公司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大棚里的辣椒、茄子由于盐碱地原因开始大面积死亡,这让他们一筹莫展,当时我们就建议用土壤调理剂试试看,第二天他们就把调理剂融进了滴灌的大罐中开始喷洒,每天进行两遍检测,到第三天,这些辣椒、茄子就开始有了回缓,一周以后,当初那些濒临死亡的辣椒、茄子竟然重新焕发了生机,土壤的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良,见效之快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20多年前我就接触过土壤改良类的产品,当时在陡城村的50多亩地中进行了实验,但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还出现了反弹,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就在思考农民该怎么种地?在今年我们接触到这个土壤调理剂之后,我们感觉是一个机遇,事实最终也证明了这一点。”孙谦说。

日前,在平川区举办的土壤改良观摩会中,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天生炕村家庭农场代表李积德说起“丰收延”土壤调理剂,之前对这个“丰收延”还不是很有信心,所以趁着这次机会来实地查看一番。经过一番观摩后,他告诉记者,回去之后他就给农场使用“丰收延”土壤调理剂,再没什么好犹豫的了。“之前我们村有人用调理剂,同样种的辣椒,比别人家晚种一个月,但因为用了调理剂改良了土壤,长势很快,都快追上别人家早种的了,出苗率也好,苗子长得也壮,之前我还在犹豫,这次实地观摩后感觉效果确实不错。”李积德说。

在平川区宝积镇大湾村温立栋家的西瓜地里,西瓜长势喜人,即使在6月的高温下,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西瓜铺满了地面,瓜地周围的向日葵好像和西瓜在比美,硕大的茎叶迎着太阳,露出暖暖的笑脸。温立栋指着旁边一整块地的向日葵介绍:“那块地没有使用土壤调理剂,长势明显不如我家地边上的这些向日葵,预计今年的西瓜能有个不错的产量。”

望着温立栋家的西瓜地,观摩团一行人感慨良多,因为有了“丰收延”的出现,昔日困扰大家的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了良田。“就目前在各地使用的情况来看,改良盐碱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丰收延\’土壤调理剂给村民带来了惊喜。”孙谦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昔日碱地变良田 本报记者 高莎莎 文/图

如火的六月,走在平川区水泉镇陡城村、双岔村,宝积镇大湾村的桑田沃野间,纵观一个个水稻、玉米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在这希望的田野上,谁又能想到,这些农作物茁壮成长的土...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碱地变良田 圆了致富梦 本报记者 张萍 文/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