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折翅后的翱翔 靖远县残疾人刘贵清的不平创业路

来源:白银晚报 2018-03-26 09:33   https://www.yybnet.net/

●刘文清

他身高不足1.20米,体重不足58斤,但是他比健康人更能经受折腾。多次创业失败,屡败屡战,而今他打造了一座占地100余亩,有大棚54座的大型育苗基地,雇佣员工60多人。市场的无情,合作伙伴的背信弃义,女儿的先天性心脏病,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像山一样压得他本来就弯曲的腰没有机会直起来。一次又一次陷入绝望后,是家的温暖,社会的关爱,激励鼓舞着他又重新站立起来,更快更好地向前走去。

刘贵清

从小残疾体重不到58斤

刘贵清出生于靖远县北滩乡大红沟村,一两岁时,受乡医院医疗条件所限,在治疗一次正常的小感冒时,他被医生抽掉了部分骨髓,患上了肌肉萎缩性小儿麻痹症,造成终生残疾。当别的孩子能够正常行走时,刘贵清的父母发现他不正常,于是带着他外出求医,可是最终因为缺钱,刘贵清的父母选择了用迷信的方法替刘贵清治病,连续好几年,不断的请各种“神仙”到家里来。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贵清的病不但没有被治好,反而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彻底的治疗无望了,最终导致刘贵清成为一个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他的体重在达到58斤的巅峰值后,再没增加过,平时只能用手撑起整个身体走路,所到之处,常常会迎来人们诧异的眼神。

行动不便被迫辍学回家

转眼,刘贵清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由于乡村小学离家比较远,刘贵清自身又行动不便,爸爸妈妈不得不轮流背着他去上学。稍大点后,人缘好的刘贵清,经常由小伙伴们用自行车推着上下学。到现在,刘贵清还清晰地记得在老家求学时,被小伙伴们悉心照料着的那段苦涩却温暖的岁月。艰难的撑过小学一到五年级后,刘贵清面临着升初中。乡间的初中距离刘贵清家比较远,若刘贵清去那里上学,吃住都将成为问题。此外,意识到儿子残疾的身体,不可能将来再靠种地谋生,得靠念成书或者学成手艺在城里谋生,刘贵清父母一商议就将刘贵清及哥哥姐姐们转到了百公里之外的靖远县城求学,改善了孩子们的教育条件。

就这样,在六年级时,刘贵清从乡下转学进城,插班到了靖远县回民小学。妈妈在回民小学附近租了一间民房,供刘贵清及在附近的城关中学上学的哥哥姐姐们吃住。妈妈每天除了做饭,就来回接送刘贵清上下学。家里的农活,一家人物质生活保障的担子,全部落到了父亲一个人身上。

换了环境,进了城,本以为一切可以好点了。可是,新的苦恼又来了。坐着特制椅子的刘贵清,上课的时候,因为体力不支,经常要换一换手,重新支撑身体,从而保持身体向前挺直,便于听课,此时就会发出像放屁一样的声音,这造成同学们对他的误解和嘲弄,让本来就自卑的刘贵清心里像压了一颗石头。在这样的境遇下,坐在教室里的每一分钟对刘贵清来说都是煎熬,但是为了活着的希望和尊严他还得坚持。

梦魇还不止这些。由于刘贵清是插班进来的,与同班同学没感情。城里的孩子们以前没有见过刘贵清那样特殊的身体情况,都不敢亲近他,更没有人从生活和学习上帮助他了。自尊心强的刘贵清尽量避免在校内上厕所,实在没办法他就选择在上课时上厕所,因为下课学生太多,他怕同学们嘲讽的眼神。

妈妈看到儿子这样遭罪,急在眼里,疼在心里。无奈,刘贵清后来想了个办法,就是少吃少喝,减少排泄量。养成这样的习惯后,某种程度上,又加重了他的残疾程度,因为不吃饭人就缺营养,四肢更加无力。

好不容易撑到了小学毕业,进了城关中学,课业也更加繁重了,一上午的课程就得四五个小时,体力严重不支,生性坚强的刘贵清,最后不得不被迫放弃了学业。

学修理电视机创业失败

十五六岁的刘贵清辍学后,百无聊赖,只得回农村的家与父亲一起待着。平常,父亲下地,他在家里做饭。有空闲时间他就在家里听收音机,看杂书,或者出去在巷子口与留守的老人们一起晒太阳。日子过得平淡如水,一晃就是好几年。就如哲人所言,人不同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有思想,有意识。尽管只上过初一,十七八岁的刘贵清也开始有了少年的烦恼。他隐隐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了,得学点啥、干点啥,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上世纪末,农村开始普及黑白电视机,甚至已经流行彩色电视机。从小爱拆卸收音机的刘贵清,顺理成章的觉得自己应该去学学无线电修理,将来靠修理电视机谋生。于是,刘贵清重新回到了阔别四五年的县城,经人介绍,他拜靖远县百货大楼一位姓武的老师傅为师,开始学修理电视机。

扎扎实实学了一年电视机修理后,刘贵清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武师傅也认为刘贵清可以独立完成修理任务了。于是家里人张罗着在县城老县政府附近给刘贵清开了一家电视机修理部。也许是技术还不够娴熟,更应该是人们都不愿与看起来不是正常人的刘贵清打交道,这个刘贵清创业道路上开的第一家店没撑多久就关门了。家里为此赔了好几千元。初次创业失败后,沮丧的刘贵清又回到了北滩镇的老家陪父亲。

待在家里的刘贵清,偶尔也出去替村里及隔壁村里的人家修理电视机,行动主要靠对方来人背。渐渐的,在城里吃不开的刘贵清,在乡下打开了市场,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神人”。

开着改装的“三马子”挣钱

可是,在乡下,因为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电视机也不经常坏,修理电视机的业务时断时续,不足以维持生计。为此,刘贵清每天都思考着其他谋生出路,当时县城里在人面前晃来晃去的“三马子”“招手停”,吸引了他的目光。仔细了解后,刘贵清认为他也可以跑“招手停”,收入应该更有保障。可是,到当时靖远县最大的“三马子”销售机构靖远县通用农机公司一询价,刘贵清退却了,每台“三马子”的价格在7000元左右,远远超出了他及家庭的正常承受能力。

好不容易又锁定的一个谋生的手段,眼看着又要“流产”,这让刘贵清刚新婚不久的二姐,看着心疼。最终二姐不顾家人反对,把订婚的首饰和新婚余下的钱全部拿了出来,支持刘贵清买了新“三马子”,体现了姐姐对弟弟的无私的爱。新“三马子”接上后,为了方便下肢彻底丧失功能的刘贵清驾驶,在县城罗家湾一处修理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范围改装。改装完成后,刘贵清大哥开着改装后的“三马子”磨合了一个阶段,确保安全后交给了刘贵清开。

没有办理其他手续,刘贵清在县城开着“三马子”转了几天,熟悉了路况与地形,掌握了新“三马子”的操控后,就开始拉乘客了。可是乘客们一上车,看到刘贵清的特殊身体情况后,担心自身安全会立马下车。

人在困境下常常会急中生智想出奇策来。后来,刘贵清给自己的腿部盖了个大棉袄,在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再上街,并经常跑火车站接晚上从火车上下来的陌生人,到凌晨12点后休息几个小时,在天快亮之前,再起床,拉一些赶着去上班或者去车站的人们。

开“三马子”拉客人,是个高度自由的职业,除了能赚钱,还将刘贵清这个本来行动不便的重度小儿麻痹症患者,从行动上彻底解放了出来,刘贵清仿佛成了“有车一族”。获得了“自由”的刘贵清经常开着“三马子”往返于县城与北滩之间,也经常会在家里待很久,调节生活。在北滩农村,有了交通工具后,有人再找他修电视机,他就开着“三马子”上门服务。

在修理电视机的同时,刘贵清还同时做着中药材收购与农作物种子销售工作。他经常拉着800斤至900斤板蓝根等中药材及玉米种子等农作物种子,穿梭于北滩镇各村各庄。俨然成了人类中的蚂蚁,以他不到60斤的体重及“三马子”的车况,一次次挑战人类搬运极限。

因为北滩镇土地面积很大,刚开始跑动的刘贵清,有一次迷路了,他将载重的“三马子”开到一个四下无人的地方,辨别不出方向了,无奈,他在那整整挨冻受累一夜,那一夜,他无数次陷入了绝望,甚至想到了死亡。

办砖厂两年亏了十几万

在走村串户的日子里,有一天,刘贵清无意中得到一个消息,有一个内蒙古老板,要在北滩镇大红沟村办一家瓦厂,正在寻找有红焦泥的地方。听到这个消息后,刘贵清陷入了莫名的兴奋,他意识到发大财的机会来了,他迅速找到了要办瓦厂的内蒙古老板。

经过商议,内蒙古老板同意在刘贵清家的一个破旧砖窑旧址投资办新厂,每年给刘贵清家给3万元承包费。连续运行了四年后,由于周边一连开了十几家砖瓦厂,内蒙古老板投资的砖瓦厂效益不行了,他们留下破旧的机械设备不干走了。随后,刘贵清和兄弟们收拾起来自己干,原本想大干一场,但机械老化再加上管理不善,成本超出了控制,两年多的时间,新砖瓦厂亏损了十几万元。

初入手机行业体验暴利

无奈之下就将厂子转让给了别人,一家人甩了包袱,还清了债务。厂子转让后,哥哥和嫂子们外出打工自谋生路,一时没找到新出路的刘贵清在家里又呆了几个月。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一点不假,虽然身体重度残疾,但是刘贵清做事的魄力与决断力却比很多健康人强大。在一个黎明时刻,刘贵清下定决心,天明后就出发,前往兰州学习修理手机。

在妈妈和姐姐的陪伴下,经人指引,刘贵清出现在了兰州五泉山脚下,一家叫西北职业大学的手机修理培训机构。这所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给残疾人提供免费培训,每次培训为期半年。

半年时间很快,尤其是每天都在极其充实的状态下。转眼,刘贵清又毕业了,由于身体原因,他选择了回家乡寻找机会。他先回到了北滩镇,在杜寨柯一家他堂哥开的手机店去转了转。这位堂哥也曾劝刘贵清去学修理手机。

由于手机行业处在风口上,堂哥开的手机专卖店,已经成为靖远“北八乡”最大的手机专卖店之一。一身名牌的堂哥,见到学成归来的刘贵清,满脸惊喜,出于帮助刘贵清的好心,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店面增加修理业务,吸引更多的顾客来买手机,堂哥主动提出,他提供周转资金,让刘贵清自己进配件,在他的店里设置一个手机维修中心,赚的钱全部归刘贵清。

一无所有,本来没有明确就业计划的刘贵清,欣然答应了堂哥的邀请,接受了他的安排。没过几天,北滩镇以及附近乡镇路过杜寨柯的人们,突然发现有一个身材一米多点,体重50多斤,用手走路的怪人,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尽然还干的大家以为难度非常高的手机修理工作,而且是“手到病除”。

在堂哥的店里,刘贵清切实的体验到了当时手机行业,尤其是手机配件销售及维修行业的暴利。他至今还记得,当时给手机上换一个价值2、3元的配件,往往收顾客80元,还算给对方讲人情,出了他们的店,别的店可能要价更高。(下转第07版)

新闻推荐

靖远县东湾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去年实现年

靖远县东湾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去年实现年产值2.4亿元,输转劳务1200人次,有力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图为春天的东湾镇现代农业示范园。本报记者王鹏程摄...

靖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折翅后的翱翔 靖远县残疾人刘贵清的不平创业路)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