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雄风遗韵杨崖湾

来源:白银晚报 2019-01-15 09:24   https://www.yybnet.net/

王承栋

多年来田野考察,探寻过古会州大地文化历史遗存,先后多次到达杨崖湾古城,因这里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不肯让笔者深知其身世来源,历史背景。时至今日,这座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遗存,依然在史料中很难钩索到它的记载。

杨崖湾古城坐落于平川区黄峤乡。其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36°37′,北纬105°11′,海拔1963米,占地1.3万平方米。崖,现代汉语注音为“yá”,但在当地方言中读作“nai”。因此,杨崖湾在当地人的称谓是“yang-nai-wan”。

古会州大地有许多城堡遗址,这些一度被人们忽视的旧址痕迹,见证着丝路文化,隐藏着历史秘籍,颇具价值,值得挖掘。“杨崖湾城址”被鉴定为汉代古遗址,2014年7月被白银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盛夏时刻,笔者偕同会州文史研究会的友友,再一次行走于古城外,看到的景象,似乎和强汉盛唐的雄浑气象很是遥远。只见用于现代灌溉的水渠纵横,阡陌交通,田里小麦灌浆,玉米抽穗,城影湮没其中,几乎不见。待走进城内,大部分土地也种植庄稼,唯有城东、北墙根处野草丛生,荒芜不堪,隐蔽墙体,埋藏历史。古城和普通人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既不高大也不雄伟。若非借当地村民介绍,即便是专业研究者寻访索察,也很难想象,这就是一座藏匿于沧海桑田中的古城遗址。

古城现遗存东、北两面残墙,东面残墙长约90米,内围高1.5米,外围高过2米;北面残墙长约100米,内围高度约1.5米,外围高过3米。东北角有季节性流水沙河,因流水长期冲蚀,形成高达二十米以上的悬崖,直接威胁着城址安全。

当地村民称此城为“古城城儿”。据附近的老人回忆,上世纪70年代以前,古城尚基本保存完整,南北宽约100米,东西长约130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开有南、北两个城门,北门居城墙中间偏东处,南门城墙东南角。但这一点,与我们所考察的实地略有出入,似乎于谷歌地图也略有出入。我们认为,应该只有一南门。可惜,现今已无处寻找当年的城门残迹,只有进一步考证了。

据平川红军西征纪念馆郁映辉先生介绍,第三次文物调查时,从古城内发现的标本来看,有很多的汉代陶器残片、筒瓦瓦片、板瓦瓦片,基本以绳纹形图案为主。2000年4月,附近村民在灌溉农田时,意外发现了两个较为完整的灰陶罐,陶罐腹部肩部皆饰绳纹,属典型的西汉器物。当地村民先前也在城内捡到过汉五铢、半两、货泉、大泉五十、贝币等钱币,可见这座古城是一座典型的汉代城。

现在,古城的地表文物并不多,但只要仔细寻找,还可以捡到汉代的绳纹陶片,从残片判断,完整的陶器应该不小,显然为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品。古城及其周边,至今到处都能看到作为古人主要生活用具的陶器的残片和夹杂在泥土中的白骨,会州文史研究会成员也捡到过汉代五铢钱和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五铢钱,还有一个制作精美的石塞,似乎也为远古时代的石器。这些可以推断,杨崖湾古城,或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了东汉时期。

古城遗存的夯土层7-8厘米,最厚处也不过10厘米,和玉门关外的汉长城遗址特别接近。按照汉代的丧葬习俗,一般墓葬都在住址不远处。而杨崖湾古城南面的山坡有大片的汉墓群,这也更进一步证实,此处确为汉代古城,甚至更早。

西汉自刘邦开国,中华大地进入了大一统的年代,但北面匈奴的威胁却愈演愈烈。为此,刘邦一直想力战匈奴,稳定边疆。曾亲率大军征讨匈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率大军三十余万征讨匈奴,却被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七天七夜,史称“白登山之围”。这一战,让刘邦顿时清醒,此后,汉朝放弃采取军事行动,转而以“两国和亲”方式处理纠纷。这一屈辱局面直到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后才有所改观。

匈奴外患,一直是压在大汉王朝心头的一块沉重的石头,尤其是想要成就一番霸业的汉武帝。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一举剿灭匈奴主力,收复河西走廊,将其逼退到甘肃焉支山以北。匈奴人痛苦地哀号:“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远遁北漠,从此,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西北大地,隶属汉帝国。

从地理学上讲,凡两川汇合处,均为险要处。当我们登上杨崖湾南端的高山,就会发现,古城所在位置正好是砂河与山前冲积扇交会的地方。如果结合谷歌地图,再极目四周,绵延起伏的山脉奔腾不息,古城的东面远望天都山,南面近邻屈吴山,北面直达黄家屲山,西面控扼西格拉滩。古人建城,或控辖要害,或守护交通线路,或为统治一方的中心。依据山川形制,笔者认为应该是一座军城要塞。

汉武帝在河西设置四郡,重新打通长期被匈奴霸占阻塞的通往西域的商道,杨崖湾所在地,自然成为内地。但史书记载,此地自古属于兵家必争之地,无论唐代与突厥对峙,抑或北宋与西夏分界,还是大明和蒙元拉锯,均为边疆要塞。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马帮、驼队等商旅源源不断地翻越六盘山,横渡黄河,穿梭于长安与西域之间,很多路途一时成为必经之处,地位突显。作为北线的中间路段的杨崖湾,地理位置自然尤显重要。

当我们打开谷歌地图还会发现,自长安经平凉翻六盘山过海原到平川渡黄河,杨崖湾几乎是必经之地。古人所行之道,大多沿河流山谷而行,逐水草丰美处而憩。杨崖湾古城之南,有巍峨高峻的屈吴山,是为周围的最高山,不仅草盛水足,为军旅提供相对的补给,还可以作为天然屏障,保护一方平安,也算风水宝地。

丝绸之路作为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大动脉,大体分为北中南三线,白银基本在中断线内。黄河在白银境内滚滚流过,丝绸之路在白银的景泰、靖远、平川等县区的高山峡谷间,留下了诸多的古渡口。而白银境内的丝绸之路大体又可分为两支,一支绕过六盘山,过固原、海原,由盐池翻西华山,进入平川,再渡黄河西去。杨崖湾古城正在这条路上。另一支从平凉越六盘山,从静宁入会宁,沿祖厉河到达靖远,也渡黄河西去。

在白银境内各个渡口中,鹯阴渡是汉魏晋时主要渡口。鹯阴口是丝绸古道上最早、最重要的渡口之一。鹯阴县是白银市境内最早设置的县,也是黄河流域设立的第一县,也正是黄河文明与丝路文明的十字交汇点。

古丝绸之路,经过白银的一条重要干线,我们也可以称作是泾川——平川线。从长安出发,西行乾县、永寿县到六盘山附近,向西北行经固原然后绕过六盘山北路,再从海原、平川共和镇,宝鸡镇到达水泉,过鹯阴古渡口,从车道沟经西番窑、宽沟、大靖进入河西走廊。也可以从水泉到靖远石门附近的黄河、渡索桥过河,到达景泰的芦阳、一条山、龙口等地,沿腾格里沙漠南向西北行进河西走廊。

泾川——平川县可以说是古丝绸之路,从长安通往河西的最捷径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线路,因为它基本沿河道而行,且无高山阻隔。沿线在平川境内有种田、复兴的汉代烽燧,老庄汉墓群、黄湾汉墓群、鹯阴城遗址、鹯阴古渡口,一直延伸到车道沟等文化遗存构成的丝路文化资源。从地图上,这条道路几乎就是一条直线,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西汉第一国道。

许多学者认为,当年汉武帝派军队打通河西走廊,并建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开通丝绸之路,无疑走的正是泾川——平川线。从平川出发,我们几次寻访杨崖湾古城,都是走308国道到黄峤乡。过乡政府不远,就是杨崖湾古城,其在丝绸古道上重要的交通位置,由此可见一斑。而308线正是以前的丝绸古道,至今是靖远平川通往宁夏海原固原的国道。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永胜教授的《杨崖湾古城与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关系探究》一文,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史料,推断出杨崖湾古城是西汉、东汉时期的一座驿城,处于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重要节点上。

按照汉简记载,从长安到敦煌,西汉政府设置了非常完整的驿置系统。这条道路出长安,过泾河,再经月氏、乌氏、泾阳、平林置等地县,到达固原(高平),不翻越六盘山,然后抵达平川、景泰一带渡过黄河,后进入河西走廊的大靖、土门,然后抵达武威,由河西走廊直达西域。

古人行路多沿着山川河流而行,杨崖湾古城四角所对的砂河其实也正是古道。修建者利用高台地形,在砂河拐弯处的陡崖之上修建城池,这样既能便于防守,又可监控古道。有鉴于此,不少学者从古城的型制推断,这里也应是座汉代驿站遗址。汉代边塞驿站城门并不正南正北对称,而是呈对角线分布,从东北进城,那么出城的门一定在西南。这样,既能确保进出,也能保证安全。无疑这座古城,见证了汉代丝路兴盛,维护着西汉第一国道的畅通。

当地老百姓认为,杨崖湾一名源于北宋时期杨家将。民间传说,北宋著名古战场金沙滩,即是庄北蒿子川。据传,杨家将在金沙滩一战伤亡极大,老令公杨继业在今狼山李陵碑前碰死,余将士卒在杨崖湾居衍,为纪念杨家将,凡属杂姓皆姓杨,故名杨崖湾。传说附近黄家屲山内建有城,也为穆桂英所建,甚至,“今陡城易系,穆桂英所建古城”。民间传说不足为凭,但多少有些蛛丝马迹。或许,杨崖湾古城一名,来自纪念杨家将,也未必不是。

历史无声息,沧海变桑田。尽管从人们在城池田地中捡到古钱币、金属箭镞、青铜器物、铜印章、铁制戈和铁制镐等,都有力地佐证了两千年前的这座古城曾经有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繁忙紧张场面,但历经两千多年的风沙侵蚀和战火洗礼,古城为何人所建,它曾上演过哪些惊心动魄的厮杀,演绎过哪些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这一切,依旧是历史之谜,没人能够说得清,或者,古城本是已经不愿后人知晓了。

无论为守护丝绸古道而夯筑的军营驿站,还是为繁荣经济而修建的商贸重镇,行走在古城内,丝绸之路上往来不绝的驼队,骑马送信的使节,都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历史留给后人思考的,不仅仅只是无限自信的向往,还有一个民族崛起时自强的信心。

栏目主持人:万全琳

投稿邮箱:wql3688929@sina.com

咨询热线:15193025135

铜城

夜话

新闻推荐

甘肃省将在6200余贫困村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

本报兰州讯(记者庄俊康)1月7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甘肃省将在全省62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个岷漳地震靖远安置区移...

靖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雄风遗韵杨崖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