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白银新闻 > 正文

2030年白银市建成区八成以上将达海绵城市要求

来源:白银晚报 2016-11-0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乔斌)一座城市,如果能够像海绵体一样具有吸水、蓄水、释水的能力,发挥出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地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才可谓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

11月8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白银市实际制定的《白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通过白银市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印发。《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白银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到2030年,白银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自然净化:海绵城市建设刻不容缓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体一样具有吸水、蓄水、释水的能力,具体来讲则包括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事实上,自白银市建市以来,因城市化程度高,本地水资源匮乏,加上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偏向,导致城市生态的退化,水体黑臭现象积重难返。

“正是这种城市发展带来的诟病,海绵城市的建设已刻不容缓。”采访时,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种危机意识也促使白银市认识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面加速:海绵城市建设全市启动

《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白银市进入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阶段。记者注意到,海绵城市主要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的措施,努力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白银市将结合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道路改造、公园广场提标改造等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A:将推进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

在白银市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实施金岭公园、银光公园、长通公园、西山公园、金鱼公园等公园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下沉式绿地和植草沟,实施透水生态铺装,在充分利用原有景观水面汇水调蓄功能的基础上,适当设置雨水调蓄设施,提升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的能力。

实施孤山森林公园、城郊一环及主要交通道路两侧面山等大环境绿化建设,开展植树绿化,丰富山体植被,涵养水源,并依托山体地势合理设置雨水收集、拦蓄及利用设施,增强山体的雨水渗、蓄、用功能。实施街头绿地、广场和道路等绿地改造提升工程,增加乔灌木栽植量,丰富植物配置,完善景观设置,适当建设下沉式绿地和植草沟,加大透水铺装比率。

B.推进海绵型住宅区建设

将鼓励公共建筑与小区住宅采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形式,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蓄存雨水的景观水体和相应设施。

新建公共建筑和小区住宅,结合绿色建筑建设,推行绿色屋顶或屋顶花园,增加雨水渗透、净化和收集利用设施;小区非机动车道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性铺装,增加雨水自然渗透空间;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和蓄水池结合小区绿化和景观水体进行建设,充分发挥雨时调蓄、旱时绿化灌溉功能。

C.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

城市道路作为径流及其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场所之一,从道路规划、设计到施工均要落实低影响开发理念及控制目标。白银市将对已建道路,通过路缘石改造、增加植草沟、溢流口等方式将道路径流引到绿地空间。对新建道路,结合红线内外绿地空间、道路纵坡及标准断面、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布局等,优先采用植草沟排水。对红线外绿地空间规模较大的道路,结合周边地块条件设置雨水湿地、雨水塘等雨水调节设施,集中消纳道路及部分周边地块雨水径流。对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其他非重型车辆通过路段,优先采用渗透性铺装材料。

城市广场将因地制宜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结构或配套建设雨水调蓄设施,鼓励既有城市广场实施海绵化改造。人行道、步行街和停车场建设应优先采用透水铺装,鼓励对有条件的既有人行道、步行街和停车场进行透水改造。

D.推进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

把人工修建蓄水池和水系工程建设相互结合,利用三大沟容积调蓄储存白银城区降雨,提升蓄水能力。加快改造既有危旧供水管网,降低供水漏失率,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加强城镇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实施力度。支持推广道路雨水口污物拦截装置,尽量减少地表径流产生的非溶解性污染物进入管道。加强对地面道路清扫,提高管道养护管理水平,及时清除管道内淤泥。

发展目标:2030年全市八成面积达标

据悉,《方案》还明确了白银市实现海绵城市理念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除特殊地质地区、特殊污染源地区以外,到2020年,白银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到2030年,白银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以最高标准、最高质量开展白银市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力争将白银市打造成全省一流的海绵城市。

新闻推荐

图为韭菜等蔬菜仍在高价位运行。 本报记者杨涛摄 本报讯(记者杨涛)近日,因为气温低和外地蔬菜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白银市部分蔬菜价格走高,直逼“年关价”,

图为韭菜等蔬菜仍在高价位运行。本报记者杨涛摄本报讯(记者杨涛)近日,因为气温低和外地蔬菜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白银市部分蔬菜价格走高,直逼“年关价”,其中韭菜、茄子、尖椒...

白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银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30年白银市建成区八成以上将达海绵城市要求)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