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要素和主体“全面激活”
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认为,政府要合理引导各种资源向供给侧质量效益提升聚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改革任务。要把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程国强强调,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稳步建立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改革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办法实现节本增效、降成本,也很难补短板。
据记者了解,明年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的重点是:将“三权分置”试点省份扩大到个,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多元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垦体制机制改革等。
财政花在“三农”上的钱也要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会议提出,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专家分析,这意味着财政支农政策和资金投入方式将迎来更大力度改革,以更精准的投入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这次会议前夕,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释放出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的积极信号。
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意味着一系列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需要完善。“年,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全面推开,明确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加强耕地地力保护,促进适度规模经营。”财政部农业司司长、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吴奇修介绍,在这一导向下,年中央财政共拨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亿元。
促进“六次产业”融合发展
会议确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是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
所谓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被称作是“六次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以结构性改革入手,全面发力、全面施策。
明年,以扶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农业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为重点,有关部门将加强政策扶持,支持发展农产品储运加工营销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让“双创”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据新华社
(记者董峻、韩洁、王立彬、高敬、胡璐、侯雪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乔斌)1月9日,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获悉,近日,白银市快递协会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顺利召开。选出了协会理事、副会长、秘书长、会长,宣布白银市快递协会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揭...
白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银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