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的扶贫工作不仅仅是依靠外力帮贫困村民找项目、兴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贫困群众转变观念,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在开展***工作中,市政协的主要领导十分明确扶智与扶贫的密切关系,“让村民知道,只有让小孩接受教育,有知识,有技能,有工作,才能斩断穷根,阻止贫困在下一代延续。”近五年来,市政协一直在致力于提高贫困村小孩的受教育程度,切实抓好教育扶贫工作,努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合浦县曲樟乡曲木村是市政协机关的扶贫联系点,全村共有12个自然村,总户数886户,总人口3432人,辖区总面积12.15平方公里,全村种植以水稻、玉米、花生、木薯、荔枝、龙眼为主,养殖以猪、鸡、鸭、鱼、牛为主。“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共132人。2016年脱贫12户,46人,减贫人口占比 35%;2017年脱贫16户,67人,减贫人口占比51%;2018年脱贫6户,19人,减贫人口占比14%。按计划,曲木村在2016年底要摘掉贫困村帽子。市政协通过调查了解,发现每户贫困户致贫原因都不尽相同,有缺资金投入致贫的、有缺劳动力致贫的、也有因病因学致贫的……为了帮助他们实现增收脱贫,市政协按照一户多策、综合施策、精准到户的原则开展***。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逐渐摸清了一些事实和规律,比如,很多家庭现在是很贫困,但只要想办法让他们的小孩顺利完成学业、学到本领,那么这个家庭就可以脱贫了。于是,他们把教育扶贫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做到扶贫扶智两不误,两促进。
精准脱贫教育要先行
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曲木村的教育问题,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派出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要求第一书记把教育扶贫作为重要工作职责,持之以恒抓落实。市政协主要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结对助学,每月按时把助学款送到孩子手里,机关全体干部、政协委员、社会热心人士也积极参与到助学活动中。大家认为,要实现脱贫,除了产业扶持,还是要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并着眼长远,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贫困村的教育扶持力度,切实抓好教育扶贫。(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丁)11月22日上午,市委常委、秘书长彭鸣达到合浦县西场镇安乐村和滘头村进行扶贫调研。每到一处扶贫点,彭鸣达都向村支书、第一书记等相关工作人员详细询问该村产业脱贫工作进展情况和基...
合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