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共建中马贝类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1月29日,在北海市科技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北海市源龙珍珠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沙巴大学、仙本那珍珠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建中马贝类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该项目将开展贝类种质种源数据库、繁育优质苗种等研究,构建高水平、高效益、高视角的产学研平台,推动中马珍珠养殖产业持续发展。
此次签约不仅是北海组团赴马来西亚考察南珠产业寻找合作振兴之路结下的首个硕果,也是北海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搭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互惠共赢的一个缩影。
2017年,北海主动发力,以振兴南珠产业为抓手,积极探索与马来西亚开展水产技术转移和海洋产业合作互动,促进向海经济持续发展。围绕南珠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项目实施需要,并结合北海企业在马来西亚发展珍珠产业的情况,2017年10月,北海市科技局牵头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和北海市珍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海市源龙珍珠有限公司赴马来西亚吉隆坡、沙巴等地调研海域环境、南珠产业链、知识产权保护等情况,实地考察市北海源龙公司在马来西亚发展珍珠产业的现状和基础,与当地村长、企业家、渔业协会、沙巴大学的相关人员沟通交流,努力探寻中马南珠产业合作的新模式。
在珍珠精深加工产业典范的仁嘉隆,调研组与村长陈贞兴深入探讨了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珍珠保健品,产品如何在马来西亚申请专利以及中方原有专利技术转移到马来西亚后的产权保护等专题。据了解,仁嘉隆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瓜拉冷岳县北部,距离吉隆坡机场30公里,是以华人为主体的村庄,以农渔业为主要产业。村长陈贞兴还是仙本那珍珠养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是北海市源龙珍珠有限公司的合作股东,主营珍珠养殖、海洋生物保健品等业务。通过此次对接,进一步促进双方企业加深合作的意向。
随后,调研组到仙本那博士岛考察海水珍珠养殖业。仙本那珍珠养殖有限公司和北海市源龙珍珠有限公司合股在二十岛拥有海域面积3万亩,养殖海区水质清晰透明,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珊瑚生态较好,是珍珠贝养殖的优良场地。该养殖场主要养殖大型珍珠贝-大珠母贝(白蝶贝),并利用本地资源捕捞的野生大珠母贝(白蝶贝)养殖培育南洋珍珠,培育的珍珠颜色为金色珍珠和与白色的南洋珍珠。目前,世界上的南洋珍珠年产量为2250公斤,其中金色珍珠的理论产量仅100公斤,只能制作1000条金色珍珠项链。调研组预料,金色珍珠的价格将继续上扬。调研组还向当地土著管理人员了解到,当地存在野生珠母贝(黑蝶贝)、企鹅珍珠贝、合浦珠母贝(马氏珠母贝)资源,但因为当地缺乏珍珠贝养殖技术,而且开办相关公司必须有本土企业挂靠注册政府才准许审批并得到建设支持,再加上养殖合浦珠母贝(马氏是珠母贝)培育的珍珠颗粒小,仅能以重量论价,经济效益不明显,故当地未能开发。调研组认为,中马可以建立合资公司,在仙本那“博士岛”及周边海域约15000英亩共建海洋珍珠养殖示范基地,推广应用广西先进的南珠生产适用技术,打造南珠品牌。
考察中,调研组还走进了沙巴大学海洋学院,参观该院的工厂化养殖设施。调研组发现,该院的工厂化养殖设施设计合理,进、排水系统及水质都是采用电脑控制,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北海市源龙珍珠有限公司、北海大正华盛养殖有限公司正在开展的《南珠工厂化原生态养殖技术》研发可借鉴其中的先进性。同时,马来西亚沙巴大学科研人员、中国水科院南海所和双方合资公司可以投资组建联合实验室,开展珍珠育苗、保种、优化、技术推广、海水养殖与加工、贸易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大力推动南珠产业发展。在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上,广西还可以牵头推进建设中马海洋农业科技产业园,不断深化海洋科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交流。
经三个月努力,北海组团赴马来西亚开展的交流合作开花结果,2018年伊始,中马贝类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在北海举行了签约仪式,这意味着,北海与马来西亚合作构建海洋科技创新共同体,探索向海经济新模式,努力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新闻推荐
机关先行 党员带头 北海市直属机关开展“学雷锋党员志愿服务月”活动
本报讯(记者梁晓宁通讯员周家怡)为弘扬雷锋精神,树立志愿理念,充分发挥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直属机关工委把3月份确定为市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月。3月5日,市直属机关工委组织100多名党员志愿...
合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