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组到白沙镇龙江村开展工作。“发现问题756个,向市县(区)纪委和有关部门移交问题线索229条,目前已立案90件。”——近日,北海市首轮村级巡察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公开首轮村级巡察的成绩单。
一组数据,一道利剑的锋芒。2018年1月,北海市部署开展首轮村级巡察,三年内对全市428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3月上旬至5月上旬,组建34个巡察组对104个村委(社区)党组织进行巡察,以“政治建设”为纲,深巡细察,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生动实践,打通巡察监督“最后一公里”。
队伍专业方法有效
合浦县曲樟乡早禾村党支部书记陈先斌,从1989年开始占用该村村委的房屋作为自家的厨房和客厅使用,并用党组织服务经费维修和装修,被巡察组在检查村党组织服务经费实施项目中发现,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合浦县闸口镇茅山村党支部原书记廖烈忠,用职务之便为明知不符合条件的人员申请危房改造资金,并为完成收缴社会抚养费任务,向申请危房改造的贫困户摊派任务,在巡察中被发现,后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首轮村级巡察,市委巡察进行统筹,突出县区主体,并依托乡镇为主力,在县乡两级挑选具有纪检、组织、党建经验和财务、审计、工程监管等专业特长的211名干部参与其中,接受县区巡察办统一调配和管理,由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担任巡察组组长,以“一托三”方式开展工作。除了“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首轮村级巡察还注重发挥廉洁监督员“地情熟”“接地气”的作用。每组至少安排一名对村(社区)情况比较了解的村级廉洁监督员参与巡察,大大提高了巡察的效率。海城区参与4个巡察组的8名廉洁监督员发现问题线索32件,占问题线索的48.5%。
短短时间,就巡察出如此多的问题,得益于一套“345工作法”。即:“紧盯3类人”,将村“两委”干部、扶贫干部和农村党员三类人作为巡察监督的重点对象。“聚焦4类问题”,聚焦基层党的建设问题、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侵占农村集体“三资”问题、农村宗族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问题。“做到5个必须”,贫困户必访、扶贫项目必看、扶贫资金必查、农村党员必谈、发现问题必报。
借鉴此方法,使村级巡察有的放矢,靶向明确,也争得了村民对巡察组的信任,使村民能够大胆反映问题。村级巡察开展不久,就收到了群众对海城区新营社区某干部2017年存在违反规定办理乔迁新居,宴请社区居委会干部;驿马村2014年至2016年期间,存在重大节日利用公款吃喝;某低保户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条件标准,继续享受低保待遇等问题的反映。
交叉巡察引入科技
巡察组在巡察银海区平阳镇包家村委时,发现该村委每年都支付给鸡山村民小组5000元水利维修资金,但实地了解未发现水利建设情况,资金实际被用于祭拜“社王公”,经深入了解,这一问题自2012年持续至今。对此,异地而来的巡察组并无顾虑,依法依规指出问题。因违规管理使用财政资金,镇农服中心主任、村委主任被不留情面地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进行立案审查。(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两新组织党工委《关于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的通知》(桂组通字〔2017〕32号)精神,经各级党...
合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