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张记月饼信息
临近中秋,月饼成为热门话题。
儿时的感觉、家乡的味道,月饼承载了人们对中秋的很多回忆。机械规模化生产充斥的食品行业,手工难得。而一枚枚经过纯手工制作的“栋源”合浦张记五仁叉烧大月饼,饱含对传统手作的致敬,带着匠人的温度,来到了每一位消费者的面前。
坚守的匠人
几十年如一日守护传统
中秋月圆夜,品“栋源”合浦张记月饼,尝秋果,赏月亮,一家人团圆欢聚……这样的画面,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难忘的滋味。
正是这种情怀,让广西合浦公馆镇的张万明老人坚持手工制作月饼,几十年如一日。张万明是合浦张记月饼的第三代传人,也是至今把家族技艺传承、发挥更到位的传人。
“栋源”合浦张记月饼最早起源于1918年,早期叫茶饼,是当地人逢年过节喜欢用来招待亲友的一道点心,后来慢慢发展成月饼。从小围着父辈制作茶饼,张万明小小年纪也喜欢上了这个手艺。80年代,张万明正式在父亲的手中接过家族传下来的制饼配方。从祖辈接手传统技艺的张万明,没有因循守旧,而是时刻都在寻求突破大胆创新。他心想,从当初的茶饼到如今的月饼,其实都象征团圆的寓意,能不能把它做成大月饼,这样吃起来更有大团圆的滋味?凭借想法,张万明开始调整配方,改良工艺。经过无数次试验,张万明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配方,成功做出了第一个大月饼,并申请了“栋源”注册商标。不久之后,“栋源”牌张记月饼便在当地迅速走红。
走心的月饼
每一口都是记忆里的好味道
很多人都说,品尝张老做的手工五仁叉烧大月饼,都会被勾起很多孩时的美好记忆。
为了做好每一枚月饼,张老可谓用心至极:8道大工序,20余道小工序都亲自操作,每一道工序都不可复制,也不可重来。从熬制糖浆开始,他把切好的新鲜柠檬、菠萝放入煮开的糖浆,然后用小火熬制一整天,待糖浆冷却之后再倒入大缸内,在常温下封存30天,让糖浆变得芳香、绵柔,这是张记月饼大而不散,有韧性却不粘牙的秘诀;其次是挑选五仁,一盘盘果仁在他手中来回挑选,察言、观色、闻味,过三关的果仁才能进入生产环节;到了炒叉烧工序,他用黑毛土猪秘制的叉烧放到锅里在文火中翻炒,拿捏火候,慢慢逼出肉丝中的水分,这样叉烧的香味才会更地道;制作面皮,糖浆和糯粉的合理比例是饼皮柔软又有韧性的关键,勾粉和五仁要反复杂糅、碰撞,制作出来的馅料才能层次丰富,香浓回味。
“栋源”合浦张记五仁叉烧大月饼最大的特色,在于皮薄金黄且馅料充实饱满,浅尝一口,鲜香软糯不油腻,这也是张老引以为傲的手艺。曾有一企业家欲出价3000万元购买他的配方,被他婉言拒绝。张老说,毕竟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还是要自己用心去做。
如今,纵使“栋源”合浦张记月饼的需求量年年大涨,为了保证质量如一,他宁愿少接订单,也要坚持手工制作月饼。因为对他来说,所有的坚持,都只为让大家守住这道传统的好味道。
欲购买限量版“栋源”合浦张记月饼,请致电:
0779-5823198、13978947856
厂址:广西合浦县公馆镇陈屋村委对面华联厂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陆威实习生杨新里)记者从市乡村办获悉,日前,北海市完成了2017年村屯绿化项目,11个村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据了解,北...
合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