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钊为患者进行检查治疗
本报记者 魏华健 通讯员 黄颖
头晕、乏力、心悸、大汗淋漓、腹部隐隐作痛……53岁男子吴勇,24小时的时间里,身体在不断衰弱,还晕倒在北海市合浦县的家中,而后被紧急送往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
患有心脏病的他,后续情况会如何?
心脏病患者消化道出血不止
7月16日17时02分,吴勇被市二医院急诊接至该院消化内科一区。常规检查后,市二医院消化内科一区经初步诊断其为急性消化道出血,并引起失血性贫血。
同时,肠镜探入后,医生发现吴勇的肠道内遍布急性大出血的血液,血液阻碍了肠镜的视线,无法探明出血点。
由于他心脏功能较弱,肠道内出血点敏感,若立即肠道清洁,加速肠道蠕动,会触发更大的内出血,危及生命安全。但如果不清洁肠道,便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止血治疗,会导致休克。权衡考量后,医生决定先用药控制出血,等候肠道清洁再做处理。
19时25分,吴勇的血便量高达400g,加上入院前出现的四次血便,出血量预计有1000毫升以上,而一般体重为50KG的成年人体内约有4000毫升血液,他的内出血量已经高达人体总血量的四分之一,此时的他意识已经变得模糊!
考虑到病情的复杂性,该院消化内科一区、麻醉科、普通外科二区、胸心血管外科等科室专家展开紧急会诊,分析其病因并讨论解决方案,同时,随时监测其凝血功能。
多科室专家联动持续抢救
20时10分,吴勇的病情继续加重,胸闷、气紧、心率过快、血压持续降低、缺血性休克!光靠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抑制其消化内的大出血,在心脏功能较弱、肠道内充满血液、血氧含量不断降低,无法探明出血点进行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如何挽救他的生命?
市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梁冬生紧急展开抢救,心胸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一区(以下简称ICU一区)等专家再次紧急会诊。
此时,患者的血压已经下降到58/33mmHg,经抢救治疗,20时20分时,血压上升至92/60mmHg,随后被迅速转入ICU一区继续监护和抢救治疗,以防再一次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和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呼吸循环衰竭加重等并严重并发症。
在ICU一区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吴勇停止解血便,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也逐渐好转,被转回消化内科一区继续进行治疗。
微创手术拯救肠道癌症
7月20日,该院消化内科一区主任蒙钊为吴勇开展肠镜检查,发现引发其肠道大出血的诱因是因为在升结肠处有一个约有2.5cm×2.8cm的肿物,比一元硬币还要大一些。
同时,加上肿物处有红肿破损,并仍在不断渗血,如果他摔倒或者有任何动作刺激到肠道,甚至肠道自身蠕动加快,都很有可能就会再次引发大出血,进而危及生命。
据此,蒙钊主任利用肠镜检查,使用1环尼龙绳结扎了肿物基底,以防在取表面物质检查和等待检查结果期间再次发生大出血。
经过检查,吴勇的升结肠肿物,为管状腺体瘤。由于其心脏功能、凝血功能比较差,此前又发生了大出血,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切除创面可能会大出血、甚至术后恢复等都给消化科专家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既要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又要切除肿瘤瘤体,让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是摆在蒙钊面前的难题。
7月25日,考虑到吴勇的身体状况和病史,结合各个会诊科室专家的意见,蒙钊大胆提出,不用常规的外科手术,用无痛肠镜为吴某做肿瘤切除手术。
通过无痛肠镜内探,使用套圈器套住肿胀的管状腺体瘤底部,运用高频电凝电切术,切除肿瘤,运用氩气刀氩离子凝固止血,然后用微波刀治疗切除后的创面,再行荷包缝合术缝合创面。整个手术仅用时30分钟就顺利完成。
蒙钊介绍,运用无痛肠镜下切除肿瘤,能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术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常规外科手术切除创面多且大,术中如果无法控制出血,很有可能引发再次的大出血,从而引起其他症状。外科切除后,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创口收缩愈合。
蒙钊“胆大心细”,运用了微创的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完成了吴勇肠道内的切除手术。
8月1日,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治疗下,吴勇康复出院。满怀感激之情的他向消化内科蒙钊主任和科室医护人员赠送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表示感谢。
蒙钊介绍,消化道内出血诱因有很多,各个年龄段的人均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内出血,生活中如果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如果持续出血,将会危及生命。(因涉及患者隐私,文中吴勇为化名)
新闻推荐
精品月饼推荐被资深吃货盛赞为“五仁专家”的“栋源”合浦张记,其经典五仁叉烧大月饼更是以绵密酥软、甜而不腻的醇厚口感...
合浦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浦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