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村航拍全景。
改造后的成均至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至新桥二级路。
20世纪90年代的樟木至福绵道路。
绿色明珠 六万大山。
图为福绵区主城区。
图为玉林至铁山港铁路、高速公路从福绵区穿境而过。
县域名片
玉林市福绵区位于广西东南部,玉林市西南部,距玉林中心城区8公里。相传古时该地盛长木棉树,每当木棉花开,一片灿烂,人们视为福地,取名为福绵。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次年在岭南设置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珠崖郡、儋耳9郡,福绵区属合浦郡。
早在唐宋时期,福绵就是一个商业重镇;明末清初,粤东、南海等地商人也曾来到福绵经商。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南流江成为广西食盐进口航道,南流江上的福绵船埠成了广西最大的食盐市场,船埠也成了玉林历史上的重要商埠。当时往来船埠的船只多达千余艘。海上古丝绸之路就是经船埠由南流江出海的。
作为一个商业重镇,福绵留下了许多古遗迹。
福绵古船埠 目前此地还留存鬰林州商会船埠分会遗址、船埠盐务局遗址、长街盐铺遗址、码头遗迹、船埠温泉、护龙庙、船埠街、古菜市、古围墙与炮楼等遗迹。
万济桥 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53年)的万济桥,建筑风格独特、建造技术精湛,是广西一级重点保护文物。
福绵镇三社南少林十八路庄功夫,在2014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少林十八路庄发源于玉林市福绵区,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特点是快、狠、准。
在现代工农商业发展方面,福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4年底,福绵被法国《解放报》誉为“世界裤子之都”;2012年7月,福绵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广西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被评为广西A类工业园区。2004年、2006年两度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2008年、2010年两度荣获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奖,连续10年获评“广西平安县(市、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绩显著,被中国楹联协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区”,新桥镇大楼村获评岭南特色文化名村。
牛塘人家、龙泉湖生态园、长和生态园、梦幻水乡、六万大山森林公园……福绵形成了“春探人间花海,夏享冰凉世界,秋寻梦里老家,冬游乡村乐园”的四季旅游胜地。
福绵是1997年玉林撤地设市所新设立的管理区,201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玉林市福绵区,辖福绵、成均、樟木、新桥、沙田、石和6个镇,11个社区、105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829平方公里,人口43万。
以绿色发展为基调
设区五年来,福绵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玉林市的统一部署,带领全区人民稳中求进、砥砺前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毅然取舍,拉开了以绿色经济为导向的转型升级新框架。
全力以赴构建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材和生态纺织服装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坚持全域生态化,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建规划、建设全过程,启动10平方公里生态新城、8公里南流江生态河道以及生态新村改造等城建项目。生态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推行环境要素的供给侧改革,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一期入园企业21家全部建成投产;二、三期签约入园47家企业已有23家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将陆续建成投产;四期881亩征拆工作基本完成,“补链条”启动玉林(福绵)生态纺织服装工业园建设,补全纺织和制衣环节。生态构建新产业方面,装配式建筑与现代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入园大型央企、上市公司11家,今年国庆,在福绵生产的第一根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产品已顺利下线,并在福绵区污水管网扩建工程中使用,中建科技、迈瑞司、河北新大地等厂房和生产线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中药种植形成大产业
福绵素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近年来,福绵区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传统产业来抓,落实有关惠农政策,中药材由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由副业走向主导产业,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如今,福绵已经成为重要的药源基地。
目前,福绵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68万亩,全区连片1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12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樟木镇旺老村600亩天冬基地、樟木镇太平村400亩天冬基地、樟木镇莘鸣村300亩鸡骨草基地、樟木镇忠荔村300亩牛大力基地、樟木镇瑞垌村300亩牛大力基地。此外还有成均镇井龙村鸡骨草基地、石和镇石和村莪术基地、樟木塘基村福龙庄中药材育苗基地,广西国有六万林场金花茶、铁皮石斛繁育示范基地占在面积582亩,总投资1924万元,其中现代化育苗大棚6000多平方米等。
福绵区按照中药材种植产业化的要求,以成均、樟木两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其他四镇的发展,抓主要品种,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格局。
传统农业获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绵区按照“因地制宜、优质高效”“扩规模、创品牌、提效益”的发展思路,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积极推进“绿色”“有机”“无公害”等农产品认定、认证,发展壮大了福昌、参皇、龙泉、鑫坚等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了优质稻、香蕉、果蔗、蔬菜、中药材等五大种植产业带及黄沙鳖、种猪、种鸡等一批特色养殖基地。凤鸣八桂生态养殖示范区获评“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四星级)”称号;长和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获评“玉林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六龙村获“广西黄沙鳖村”称号;福绵区获“广西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区”称号。
目前,福绵区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5家,其中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各1家,辐射带动1.9万多户农户发展。
基础建设按下快进键
城区亮化美化全面升级,完成城区主干道节能灯改造工程,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启动福绵牛仔小镇、成均香海小镇等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合玉林市加快民用机场、机场大道、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二环西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天河东路、成均—樟木(环保产业园)—新桥公路、新桥—福绵—兴业公路升级省道、六万莲花山公路等重要道路建设。
福绵区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从实现零突破到20个同步推进,另有10多个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中。
产业新思维成效显著
福绵区提出的“突出‘三业’打造‘三带’提升‘三化’”、做好“低碳工业、生态休闲、特色城镇”三篇文章、构建“两轴两带六园”产业新体系和大力实施"13455"工程等工作思路取得明显成效。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6.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78.2亿元,年均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从71.2亿元增加到108.9亿元,年均增长9.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从23454元增加到34360元,年均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1亿元增加到18.4亿元,年均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从7055元增加到13231元,年均增长11.2%。
新闻推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白耀华在他的获奖作品《花好月圆》前接受采访。姚浩燕摄恒兴贝雕作品获2018年度“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
合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浦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