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兴标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是南宋大诗人方岳对“梅”与“雪”的精彩品评。其意为“梅”与“雪”不能等同,“香”与“白”不可兼得。
有人用之比喻工业重镇柳州,说,抓工业经济与抓文化产业,难以兼得。实则不然。
柳州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三个同步”,截至2010年,不仅工业总产值跃上2600亿元新台阶,人均GDP在全区率先突破5000美元达5100美元。与此同时,其文化产业也蓬勃发展,文化建设精品迭出:《白莲》、《八桂大歌》、文庙重建、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动漫剧《心灵之窗》、30集电视连续剧《刘三姐》等,不仅叫响全国,更为柳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谱写了一曲曲新的文化精品之歌。
以工业思维谋划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兼备城市才有活力。”这是柳州市委书记陈刚对抓好文化建设的精辟论述。
早在2009年9月该市扎实推进“三个同步”时,就将加速全市文化产业建设提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出台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总体方案。2010年1月8日,又将打造“文化建设十大工程”写进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
随之,该市以“文化发展繁荣提升年”为契机,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抓手,大塑城市形象,广铸精神灵魂,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软实力。
经宣传、文化部门专家论证,柳州市委、市政府最终审定,以工业思维谋划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创新推出“文化建设十大工程”,即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柳州工业博物馆、文化主题公园、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电视剧《刘三姐》、军事博物园、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文庙重建、工业题材大剧和动漫电视剧《心灵之窗》。以上柳州文化建设的10大经典之作,总投资超过8亿元。
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除亲任“文化建设十大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外,还分别担纲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和“柳州工业博物馆”工程建设;市四家班子领导也人人重担在肩,且责任到组到人,既抓进度更抓质量,全市文化建设热浪滚滚。
对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给予充分肯定,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北海要求全区主流媒体加大宣传柳州加强文化建设之新举措。
目前,该市“文化建设十大工程”已有五项竣工。随后,该市又提出要求:文化工程完成一项增补一项,始终保持“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滚动发展。这样的气魄,在全国城市中并不多见。
柳州市市长郑俊康说:“只有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经济发展才能增动力,工业柳州才完美。”
建全国一流舞台创国家精品剧目
远古的山水、时尚的演绎、感人的演唱、璀璨的灯光,将歌声水影、天上人间演绎成蓬莱仙境……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北海讯(记者/曾俊峰)4月12日下午,《北海涠洲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顺利通过由区内外旅游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评审。这标志着,作为推动涠洲岛旅游跨越式发展重点工程,涠洲岛创建国...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