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海讯 (记者/韦继川 通讯员/林坚毅)“如果没有庞全带一把,恐怕我们现在还是贫困户呢。”5月中旬,记者在北海铁山港区营盘镇彬塘村采访时,几位养殖户动情地说。庞全是村里一名通过培训先富起来的农村党员,“带一把”,说的是庞全利用合作社“农家课堂”培训村民的事。北海市通过完善机制、整合资源,5年累计培训农村党员36.51万人次,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党员在“三农”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完善机制规范培训。北海每年将大培训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县区及各责任单位,并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19个市直部门参加。结合“五个一”帮扶活动,组织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委负责同志,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给农村党员上一次党课或作一次专题报告。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登记制度,将党员培训情况及时反馈其所在党组织。市委组织部、基层办不定时对培训单位进行督促检查。此外,该市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和党费预算,并实行分级负担,确保经费投入。据了解,2007-2011年,北海市共投入农村党员培训经费900万元,建立培训、实践基地78个;举办集中培训班2797期、专题培训班3541期。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整合资源推动培训。该市从科研院校、涉农学会、政府部门和企业及农村致富能手中选聘教员,充分发挥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目前,全市“农民培训师资库”共有“教师”272名,其中144人是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在培训的创新方面,该市组织市、县区、乡镇三级专家服务队开展培训,在此基础上配送技术方案、生产规划、市场信息等资讯服务,确保受训农民学得实、用得好;通过能人大户以“农家课堂”培训方式,培训带动周边群众致富;通过龙头企业、支部+协会等形式,根据联合经营产业的特点,开展技能培训,既传授技术,又合作开发;针对不同的村、不同产业和不同的受训党员,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据悉,从2011年起至2015年,该市计划每年对全市农村党员进行不少于20个学时的培训,以提高党员政治思想素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化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创先争优。
新闻推荐
▲6月23日端午节下午3时30分,随着一声发令枪响,3艘分别漆成金、银、青色的龙舟,在两岸观众此起彼伏的“加油”声浪中,如箭脱弦般奋力向前冲。当日,来自北海市侨港镇的3支渔民团体组成的龙舟队,在北...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