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 明
银滩,广西的一张名片,北海旅游的代名词。早在2000年的时候,银滩就开始谋划转变发展方式,面向国际进行规划招标;2003年,银滩正式免费开放,拉开银滩改造升级的大幕。然而,十多年过去了,银滩的国际性规划和免费开放的大胆举措,似乎并没有给北海旅游业带来突破性发展,而且还出现了不少问题。今年7月召开的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提出了加快广西旅游业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包括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在内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包括北海在内的四大旅游集散地。为此,自治区政府提出对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点景区景点进行改造提升的要求。银滩作为广西旅游业的重要一员,怎样正确审视过去十年来的发展得失,明确未来科学发展的思路,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1 银滩免票钱难进?
在我国绝大多数景区尚处于“门票经济”的发展阶段,银滩敢为天下先的免票做法为北海聚拢了人气,赢得了不小的社会效益,但同时,免票带来的管理难题也凸显出来。
今年广西“两会”上自治区政协部分委员在提案中提出:银滩景区免费开放后,游客由110万人次逐年增加,到2012年已达221万人次。节假日高峰期进入银滩景区的游客量一天更是高达13万多人次。游客自带食品,在绿化草坪上恣意游嬉,随意随处丢垃圾。
由于人流量远远超出了设计容量,下海游泳人数过多且不注意卫生,不注意保护环境。北海银滩景区水质逐年变差,海水中垃圾过多,造成海水混浊、过度营养化,海藻大量繁殖。近年来银滩沙质已明显变黑,难见原有的洁白与晶莹。
在实行免费开放前,北海银滩每年都有3000万元的门票收入。免票后,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北海市陆续投入巨额资金对银滩进行了改造,景区的管理成本大大增加,仅以新增的夜景工程为例,每日的电费开支就达七八千元,全年的养护资金更是高达近2000万元;另一方面,景区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每年的经营收入只有三四百万元,加之政府财政补贴有限,这一减一加使得全年资金缺口达到上千万元,致使景区员工的工资都成了问题。
银滩景区改造后,景区管理面积增加了一倍多,绿化维护面积是改造前的3倍,环卫保洁面积是开放前的两倍。同时,景区管理方还负责18万平方米海水浴场的海上安全救生、10个功能岛、2.3万平方米木栈道、“潮”雕等的管护维修,每年正常管护费用2000万元以上。
由于缺少资金维护,2003年银滩景区改造建设的设施,现在已陈旧落后,部分已破烂损坏。由于无法对景区内的设施实施修缮,致使银滩景区2009年没有完全通过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复核,面临着被摘牌的危险。
在北海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带来了管理上的问题,北海市已有多名北海市人大代表建议对银滩恢复收费,并把材料提交自治区有关部门进行讨论。
2 免费开放有路可循
“开弓没有回头箭”,免费开放了十年的银滩,再讨论应不应该收费,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银滩收费与否,不是影响银滩建设和经营好坏的重点。事实上,根据北海市的统计数据,2003-2013年,北海旅游人数从360多万人次增加到13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6.39亿元增加到112.34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从10.96%增加到17.81%,以银滩为主的旅游业为北海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从滨海旅游度假区角度来看,国际上不论是泰国的芭提亚还是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南非的开普敦,几乎都没有收取门票的。有人说,银滩过去“圈地收钱”本身就不合理,免费开放恰恰标志着北海旅游业正迈向尊重旅游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体现的是一种发展的现代思路,是一种远见之举。较之于北海银滩,西湖拥有的品牌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容易支撑起它的免票政策,而银滩要实现良性运转还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培育过程。
北海银滩门票免费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免费开放,吸引游客大量涌入,带动北海的相关行业发展,如果从经营城市的角度来看,银滩的免票究竟是亏是赚,这账就有不同的算法。如果只把银滩景区当作一个孤立的经济实体来看待,景区自然是亏了;如果站在城市的高度,将免票后增加的住宿、购物、交通、餐饮、吸引投资等综合效益以及城市形象等无形收益都统计进去,如何决策也就不言自明了。2012年,北海市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北海市人口并不多,银滩每年几千万元的管护费,应该不成问题,关键是政府要有发展旅游业的宏观思路,要有“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观念。
3 特色和项目是关键
作为全国知名的“王牌”景区,怎样整合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丰富旅游项目,提高 景区的品质,这才是银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最近召开的全区旅游大会上表示,我区要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打响品牌。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再好的旅游项目,搞的地方多了,也会黯然失色。目前我区城乡建设最大问题是缺少特色,走到哪个地方都差不多,沿海没有沿海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印象,是发展旅游业的大忌。
没有特色正是银滩当前存在的软肋。事实上,银滩免费门票后,北海旅游开发并没有过多的办法。在街上随便问一个人“北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大多数人会回答:“泡海水”。除此之外,没有什么能让人留下来消费的地方。因此到北海旅游的人大多数都是一日游甚至半日游,银滩的吸引力没能得到充分释放。在我区旅游对外宣传口号中,“北有桂林,南有北海”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标语,然而,银滩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些年却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除了突出特色外,还要着力抓配套。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各类要素有效组合、协调配套才能产生最佳的综合效应。旅游的6大要素中,“吃住行游购娱”抓住其中一个,把它做足做大,做出特色就了不起了。香港是购物天堂,突出的是一个“购”字;丽江是休闲圣地,突出的是一个“娱”字。按理说,靠着大海的北海,海鲜,应该是它的一大特色,可是当你去北海吃海鲜,才发现这里的海鲜是如此的侈奢,价格比南宁还贵,而且宰人更狠。假如北海把“吃”这个文章做足,能让游客在这里享受价廉物美的海鲜,成为海鲜美食天堂,游人对此趋之若鹜,北海旅游便会增加一大特色了。
不久前,记者去泰国普吉岛旅游,这里的景色可以说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和北海一样也是滨海旅游度假之地,但为什么普吉岛的旅游做得如此轰动,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前往?据说泰国为了发展旅游业,在机票上推出超低价,同时把特色项目做足;比如导游带我们去巴东夜市泡吧,对于泡吧,我们有时也去,无非是喝酒唱歌消遣,但去了巴东,才发现这里的酒吧是我见过的规模最为壮观的酒吧,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旅游团队到这里一般没有几个小时走不出去,因为游客常常会找不到来时的路。导游说这里都是欧美游客的天堂,他们在此一住就是几天,哪里也不去,就是等待晚上来泡吧。如果一个地方的特色酒吧做到这种程度,那真是想不火都难。
其实,银滩可以开发的经营项目还有很多,包括开展以沙滩为基地的多种经营活动,可以开拓晚间休闲娱乐市场,还可以增加海上娱乐参与项目等等。总之,政府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全面激活北海的容量和内涵,挖掘游客的消费潜力。更重要的是,北海要跳出仅仅围绕银滩发展旅游的狭窄思路,充分开发和利用起银滩周边的海域和景点,增加周边景区和城市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分流、缓解银滩生态压力的目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曾俊峰穿行广东路,邂逅广东街,听着广东的方言,见上广东的老乡,看着蓬勃发展的广东企业……8月19日至20日,广东省党政代表团成员们在我区党政领导的陪同下考察北海市后,无不感言“两广一家亲,合...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