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新闻 合浦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北海市 > 北海新闻 > 正文

金融支农唱新曲 ——北海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纪事

来源:广西日报 2014-03-18 17:5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邓 萍 本报通讯员 劳贤勋 欧健男

初春的清晨还有丝丝冷意,走进北海市银海区平阳村张大叔的温室大棚,让人顿时暖和起来,长势喜人的无公害蔬菜映入眼帘,青瓜、西红柿在藤上结出累累硕果。

“这些设备都是用农信社贷款购置的。”张大叔指着自动洒水设备、地膜、大棚架向记者介绍说,“一个棚一造至少收入3000多元,一年最少可收四造。”张大叔高兴地向记者“炫耀”下一步计划: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大棚种植规模。

如今,在北海市城区几个乡镇,一户户像张大叔家那样的田园温室大棚,打破“春种秋收”的季节限制,大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福成镇宁海村100多户农民发展大棚种植,去年总收入4392万元、人均纯收入1.01万元。宁海村被评为广西大棚果蔬村,成为广西15个优秀“一村一品”村(镇)。这些,正是北海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成果。

1 信贷转移阵地 支农方向不变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北海市涌现出了一批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正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角,起到带动散户、组织大户、对接和联结市场的功能作用。

近年来,北海市区农信联社在支持“三农”中,转移阵地而不改方向,创新信贷机制,积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出台和实施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贷款办法及措施;把以往小额信用贷款、联户联保贷款、循环贷款等传统产品转向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授信规模、授信笔数、贷款期限、信贷形式等都有突破性的创新,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多、更好的信贷支持,唱出了农信金融扶持“三农”新曲。

北海市区农信联社把涉农信贷资金投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举措,刺激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户重视和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特别是去年以来,北海市城区大力推行土地经营权租赁、转让、互换、转包入股等多种流转形式,催生出了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北海市仅是种植、养殖、加工、流通、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达43家,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0%以上。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壮大,北海市区农信联社涉农信贷快速增加,截至2013年1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31.54亿多元,较年初增加5.73亿多元,占贷款总额的72.09%。

2 扶持特色农业 催生产业基地

基地化种养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行一种模式。

北海市有5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73万亩沿海滩涂、346万亩浅海,承载着北海人与大海共生共融的梦想,发展海水养殖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北海市区农信联社通过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海养专业户、合作社固定资产投入和流动资产方面进行金融帮扶。大力扶持辖内发展海水养殖基地,发展南美对虾、网箱养鱼、罗非鱼、沙虫养殖。

“是农信社支持,我才能把养殖规模做大做强。”铁山港区兴港镇石头埠李勋福说。他对农信社有着割不断的情感。李勋福刚开始尝试网箱养殖时,只有50只网箱用于鱼苗养殖,原有工人2人,一年收入10多万元。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到“海上渔村”调查了解养殖户的产、供、销情况,发现网箱养殖的巨大潜力。主动与养殖户“攀亲”,鼓励养殖专业户扩大养殖规模,以抵质押担保方式,为李勋福发放贷款450万元,如今,他的养殖基地已拥有网箱260只,总投资900万元,工人13人,年利润200多万元。李勋福的成功对当地网箱养殖业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

近年,北海市区农信联社信贷2亿元支持了辖内海水养殖基地发展。现如今,在铁山港区兴港镇蔚蓝的海面上,一排排网箱错落有致,鱼跃人欢,深海网箱养殖已成为当地一大特色,并带动了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温室大棚种植也是北海特色优势产业。据了解,在福成镇宁海、平阳镇平阳等村的农民发展大棚花卉、果蔬等种植,产品多销往区外,成为北海市“南菜北运”的主力军。2013年,银海区平阳镇信用社就为辖区内发放涉农贷款1544万元,农户贷款668万元,通过联合“农”字号企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力助果蔬、花卉的生产和销售。短短几年间,平阳村的人均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上万元,村民多数都盖起了小洋楼、开上私家车,生活红红火火。

这两年,北海市区农信联社信贷扶持起了宁海果蔬、涠洲岛香蕉、兴港镇海养等一大批特色现代农业基地,这些基地节地、节水、节能和增产、增值、增效显著,提升了生态农业产业化贡献力。

3 创新金融产品 多开信贷渠道

扩大再生产和流动资金不足,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融资难”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数业主最头痛的事。

北海市区农信联社在金融扶持实践中,结合新型农业经营承包主体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成长中碰到的难题,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生产规模较大、需要资金投入多,而抵押担保物有限的状况,积极探索抵质押担保方式和创新信贷产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贷款需求多开渠道。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北海市区农信联社一是创新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使用权、最高限额循环流动资金贷款、安心贷、助商贷等多个信贷产品;二是通过联合“农”字号企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以农业合作社担保、农民贷款等方式,支持农民发展养殖业;三是开发各类经营主体可抵押资源,如订单质押、动产质押、仓单质押、入股收益权质押等到新型信贷产品。这些金融新产品满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资金需求,大大拓宽了其融资渠道。

北海市区农信联社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累计向北海宏远、洪恩水产、港隆、福林等40多家从事农副产品、水产品加工的涉农龙头企业发放贷款超过10亿元。至2013年12月末,涉农企业贷款余额22.62亿多元,同比增长18%。

新闻推荐

陈武会见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

本报南宁讯(记者/罗猛)3月21日,自治区主席陈武在南宁会见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一行。陈武对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给予广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说,我区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金融支农唱新曲 ——北海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纪事)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