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 萍 本报通讯员 覃超恒
在广西农垦北部湾总场本部,83岁的九分场原支书郭春瑞,去年底因中风住院治疗近4个月。在这期间,一些从大化移民过来的干部职工纷纷前往探望,表达关切之情。郭春瑞的老伴黄洁珍告诉记者:“我们是原来的老职工,他们是移民来的职工,多年来和睦相处,就像一家人,感情深啊!”
“从大化搬迁来到农场后,老支书无微不至地关照我们,从思想上开导、生产上指导,再到发动职工腾房子给我们住……现在他老人家有病,我们来看望是应该的!”现任分场主任陈志轻说。
1992年,以壮族群众为主的3600多名岩滩库区少数民族移民及家属,被安置到地处北海市辖区的广西农垦北部湾总场,占该场总人口约50%。这些年来,北部湾总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的幸福家园,不同民族职工群众和睦相处,成为该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1 筑好移民致富根基
“想方设法抓好经济建设,带领壮汉职工共同致富,这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稳定人心的基础工作。”北部湾总场场长欧广生对记者说。
来自大石山区的移民兄弟,初来时对农场作物种植技术和方式不熟悉、不习惯。如何让这些职工“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农场创建了“看有形象、说有经验、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作物生产示范点,举办各种培训班,帮助少数民族职工尽快提高生产综合素质和技能。
北部湾农场以甘蔗产业为依托,每年都组织移民职工参加甘蔗高产高糖生产关键技术、地膜覆盖生产技术、宿根蔗高产高效技术等培训;还投资650万元实施以色列微灌技术甘蔗高产示范项目3600亩,派技术人员到各分场对移民职工进行技术指导,甘蔗亩产由原来的2吨提高到现在的6-7吨。七分场移民职工覃秀新参加农场的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棚作物生产技术培训后,积极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甘蔗达到亩产7吨以上,大棚农产品亩产2500-3000公斤。
北部湾农场大力为移民职工改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2008年,该场争取到国家财政拨款专项资金及农场自筹资金1329万元,实施了岩滩库区少数民族移民职工生产扶持、道路硬化、供水工程等。
各分场还为岩滩库区移民房屋维修和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及危房改造争取补助资金,2010-2013年,利用国家财政拨款2507.72万元完成了维修改造房屋708户,受益职工群众9261人。以前矮小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客厅、卧室、厨房、餐厅、卫生间配套齐全的“小别墅”。洁净、平坦的水泥路通至每户职工家门前。
生产发展,大家都逐步富裕起来。2013年,北部湾总场少数民族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由迁入初期的245元,增至3800多元,比广西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420元还要高出300多元。移民职工覃秀新,如今不仅供3个孩子读完大学,自家房子也修建得好好的。
2 构建移民精神纽带
北部湾总场党委书记石均泰告诉记者,充分尊重各族职工群众的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搞好民族团结、创建“和谐农场”重要的一环。这些年来,农场不断加强软、硬件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各民族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目前,北部湾总场的31个分场都建起了办公楼、文化室、篮球场等文化基础设施,组建了12支业余篮球队和文艺队、6个远程教育点,数字电视网络覆盖社区。农场每年都组织开展“三月三”歌节、拔河、篮球、板鞋、打陀螺比赛和文艺演出等10多场次,并积极与农场周边村镇的群众进行联谊,不断扩大活动的范围和规模,丰富形式和内涵。移民职工的壮族山歌、舞蹈,瑶族打陀螺赢得了职工及周边村镇群众的好评。
共欢同乐的文体活动,使农场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俗得到了传承,各民族职工在活动中增加接触,加深了解,增进了友谊,共同营造了农场“各族人民一家亲”的和谐氛围,大家日常往来更加密切,感情更加融洽。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该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与当地汉族群众通婚的就有300多户。
3 劲吹民族团结新风
这些年来,北部湾总场适时安排了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农场机关、分场(队)领导职务。目前,北部湾总场本部少数民族干部有22人,占干部总数的23.4%;三合口农场少数民族干部有23名,占干部总数的27%。
各族干部团结合作,工作互相支持,给全场职工和睦相处树立了榜样,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理念,在全场蔚然成风。从农场对困难少数民族职工的帮扶,到汉族和壮族职工之间的相互关心,对该场广大职工群众来说,已司空见惯。
有一件事让北部湾总场场长助理、社区办主任韦胜雄记忆犹新。2009年6月17日,二分场移民职工覃太金的儿子受伤急需抢救。由于家庭困难,借亲戚朋友5万多元用完后,他再也无法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生活陷入了困境。在场工会的倡议下,全场职工行动踊跃捐款6706元,加上一些职工送来的慰问金,覃太金共收到救助款9000多元。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当覃太金接过职工的爱心捐款时,再也控制不住流下了热泪,连声道谢。
身为移民壮族干部的韦胜雄告诉记者,当初大家刚来到农场时,由于对农场的情况不熟悉,与老职工之间多少有些隔阂,彼此心里也有些顾忌,但现在都不存在的了。他感慨地说:“如果说农场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职工就是一家人。为了实现农场更大发展,大家互帮互助,携手并进。”
正因为如此,1999、2009年广西农垦北部湾总场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1998、2013年也两次获得“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新闻推荐
深化医改 加强计生服务管理创新让群众享受到公平均等的卫生计生服务
本报南宁讯(记者/魏恒)11月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来到重组挂牌不到半年的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进行调研,强调要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