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娴)12月26日下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理念,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确保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十二五”规划目标。市委书记王小东主持会议并讲话。
12月24日,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就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科学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我区新常态的区域性特征和发展趋势;理性看待增速换挡,努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努力提高新常态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
常委会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中央及自治区对明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判,挑战巨大,往往机遇难得;形势严峻,往往政策有利。正是由于坚持这样的辩证思维,2009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北海实现了华丽转身,经过5年多的发展,已经从城市内生力不足、产业和文化缺乏支撑的困境中走出来,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领先全区,不断超越竞争伙伴,离原来的标兵越来越近,把追兵越抛越远,迈上了不可逆转的快速发展的轨道。在实干、苦干、真干中,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形成了良好的用人风气。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最宝贵的财富。全市干部群众心齐气顺,上下一心,期盼发展,希望巩固和扩大北海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局面,这是我们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把握大势,趋利避害,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继续保持北海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
会议指出,北海今年在全区唯一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明年一批增量项目正处于关键的建设期,北海炼化需要停产检修,在确定明年发展目标时,既要看到宏观环境下面临的困难,又要体现敢于担当,有所作为,“跳起来能够得着”,兼顾现实和可能,着眼当前和长远,结合主观和客观,既积极又稳妥。
会议强调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继续狠抓项目,发展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要继续强力推进项目,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能开工的尽快开工,能竣工的尽快竣工,能投产的尽快投产,积小胜为大胜,千方百计抓一批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短平快”项目,加快打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千亿元产业,抓紧LNG、林纸一体化、神华国华广投能源基地、和润集团北海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保持项目建设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动远洋捕捞业发展;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壮大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坚持开放带动战略不动摇,积极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与东盟各地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进粤桂合作项目,积极谋划并稳步推进“湛江-北海跨省区特别经济合作区”。要善于宣传自身优势,把北海在劳动力成本、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账算清楚算明白,在招商引资时真正吸引人、打动人。
第三,持续改善民生,进一步造福百姓。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北海发展根本的落脚点。要在这几年民生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调研,实施一批群众诉求强烈、普遍受益同时现实条件许可的惠民工程。要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期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促进充分就业;特别要抓好失地失海农民和弱势群体的保障;扎实开展“生态乡村”活动,完成扶贫减贫目标。
第四,要大力优化环境,弘扬法治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不断增创发展优势。
会议指出,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要继续坚持几年来市委一贯倡导的“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理念,做到科学决策、方向正确、方法得当、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谋有效之策,善出管用之招,成为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完成目标任务的中坚力量,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有审批权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围绕着发展大局、围绕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把事干成来履行职能,在加强协调服务上下功夫,推动重大项目“并联式”联合审批,提高行政效能,形成上下一心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新闻推荐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若干意见
...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