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的儿子,不求回报,从不言弃。北海“坚强妈妈”周小彬的故事于2月11日本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新华网等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纷纷对此进行转载。北海市许多干部群众纷纷给这位伟大的母亲“点赞”,认为她身上闪耀着孝老爱亲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只有母亲能这样为孩子付出,很少有儿女能对母亲这样。”北海市某机关干部梁先生感动地说,这位母亲重回原点,没有回报,十年如一日,不是十日、不是十个月如一日。这么多年的艰难付出,才换来了一声“叫妈妈”,实在让人鼻酸眼热。这就是伟大精神的注脚。愿奇迹降临这个家庭,命运眷顾他们。
“这么感人的故事,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真没想到感人肺腑的事就真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北海市某事业单位员工高女士由衷地表示,这位母亲实在太伟大了。从她的故事里,深深地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为了我的成长、成才也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心血。作为子女,我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高女士对记者说,“以后我也会为人母,我要好好向这位伟大的母亲学习,向我的父母学习,给孩子最好的呵护,让他(她)健康快乐成长。”
家住北部湾中路的市民李先生感慨地对记者说,周小彬最令他感动的,不仅是十年如一日对孩子的无私付出,还有她毫无怨言的侍奉病倒在床的伯母。“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她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家住北京路附近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周小彬对孩子的那份无微不至、毫无怨言的付出,令同为母亲的她十分感动,也深感自愧不如。
“有一天晚上,三岁多的女儿突然醒来号啕大哭,哄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肯停。”王女士说,“要是往常,早就大发雷霆了。突然想起了这位坚强的妈妈,顿觉羞愧不已,破天荒没有对女儿大吼大叫,而是温柔安抚。可以说,周小彬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位慈祥的妈妈。”
市残联理事长李东霞告诉记者,早在去年,她就到周小彬的家里进行了走访,得知这位妈妈的艰辛付出后,内心非常震撼。
“我从事残联工作这些年,接触过很多残疾人家庭。有些残疾人家属根本做不到像周小彬和她丈夫这样,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无怨无悔。”李东霞感动地说,“最难得的是,我们到周小彬家走访时,他们夫妇俩都没有诉过苦,也不提过分的要求。他们觉得,照顾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李东霞告诉记者,残疾人士内心幸不幸福,家人关爱与否非常重要。如果每位残疾人的家人都能做到像周小彬他们这样,那么残疾人士的幸福指数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李东霞说,因为长期卧床,周小彬的儿子冯恩德肌肉出现萎缩症状。市残联计划今年利用社区康复平台,定期上门给他做康复训练。此外,根据家庭困难情况,按照相关政策,尽量给予他们相应的临时救助。希望以此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更加乐观地生活。
新闻推荐
激烈的比赛。 李俊 摄...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